利劍攻來,孫道海麵色穩定,似對身上鎧甲極其自傲,左手握拳,一招“石破天驚”,直衝張明誌胸膛,右手五指探出,化為龍形,去抓趙明真的長劍。
二人並不答話,隻是嗬嗬嘲笑,將長劍從屍首中抽出,甩乾劍上血跡,又各取出一張符紙,頂風一晃,化成一道金光,籠在劍上。
本來,剛纔張明誌長劍削中孫道海脖頸,卻被土甲滑開,帶起一道火光,不但一劍走空,並且幾乎被孫道海長拳擊中胸口,情急當中,倉猝趕緊變招,已是受了內傷。
趙明真為人沉穩,修行的是茅山派三大鎮派劍法之一的“迴風落雁劍”,這套劍法極難修煉,但修行到高深處時,能力也大的異乎平常,有分光化影之效,一劍刺出化為九劍,能夠九劍皆虛,也能夠九劍皆實,他雖未修到如此境地,但配以“幻形”道法,也能平空現出七柄劍器。
推開廟門,劈麵是一道影壁,繞過影壁,前院空無一人,隻要一口紅木棺材,擺在大院當中,孫道海見此景象,心中頓知不好,大喝一聲:“謹慎防備!”
孫道海見二人擋下土刺進犯,身形一展,雙掌再次合十,口中大聲唸咒,隻聽“呲呲”幾聲,不但肩甲之上,連同胸甲、腿甲,滿身各處都凝出土刺,遠遠看去如同刺蝟普通,覆蓋滿身。
遠處白城站在烽火台上,凝神旁觀三人戰役,兔起鶻落之間,凶惡非常,心中悄悄策畫,先前在玄龜堂中,他與孫道海劈麵打仗,厥後又假扮孫殿山部下,親目睹過張、趙二人,以他當時所見,純氣血而論,此三人皆不過是煉體階的修為,此中孫道海、張明誌乃至尚未易筋達成,趙明真也不過是方纔打通任督二脈的水準,與本身功力相稱,但此時三人脫手,招發之奇,勁力之強,毫不遜於練氣妙手,本身與之對上,隻怕數招以內便要落敗,故此對黃天道中的異術更加獵奇。
見此機遇,孫道海大喝一聲,滿身數百枚土刺高漲而起,向四周八方激射而出。張、趙二人再想遁藏已來不及,數十枚土刺射在身上,大呼一聲,躺倒在地,渾身高低血跡斑斑!
另一側。趙明真劍尖疾點孫道海周身要穴,卻不防孫道海一招“攬雀尾”,右臂劃圈,將長劍籠在圈內,他隻覺手中一緊,長劍便被鎖住,幸虧多年修行,劍法雖未登峰造極,卻已非常精純,一覺不對,立即運劍一抖,將百鍊鋼化為繞指柔,於電光火石之間,從孫道海懷中撤出。
這門道法乃是孫道海的看家本領,喚作“修羅念土戰衣”,能將六合間的土行元氣固結成甲,穿在身上刀劍難傷,水火不侵,堅毅非常,卻又輕若無物,自他修成此法以來,尚未逢過敵手。
白城輕撫背後強弓,站在烽火台上極目遠眺,遠遠看著兩輛馬車往高家寨方向行來。
孫殿山滿麵笑容,說道:“傳聞孫祖師台端光臨,崔壇主本日一早便清算行裝,回青羊府去了,隻是麻壇主還冇走,在山神廟等待,說是有奧妙之事稟報。”
白城正在觀瞧之際,場中情勢俄然大變。
回顧江湖,人間十丈塵凡。
這些黃土騰起以後,卻不落下,聚在孫道海身上,層層固結,斯須之間,便凝出一身土黃色鎧甲,這套鎧甲雖是黃土固結,但頭盔、護項、護膊、戰袍、護胸、護肩、戰裙、護腿、戰靴一應俱全,重新到腳將他護的全麵,甲冑之上模糊有雲篆閃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