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長女_第四十章 天寧寺踏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我道你這兩天緊著眉頭是為甚麼呢,這事好辦!你帶著寧兒、瑤兒幾個前去天寧寺上香兼踏春,歸正老太爺他們幾個朝中都有事,宏兒幾個也回杭州去了,你帶著她們分開個一天半天。我這兒有俞媽媽和奶孃,都能夠的,哪就不可了呢?”沈俞氏說道,想起本年沈華善有工部之事沈則敬有考課之事,如何都要去天寧寺上香求個心安纔是。

去天寧寺上香禮佛的都是沈家女眷,由沈胡氏帶隊,三個姨娘和六個小女人一起跟從,這一起往西郊行去,沈胡氏一行人也情感高漲。三月末的京兆草長鶯飛,帶著暮春特有的幽深和舒緩,那花未落春仍在的風景讓世人都有了郊野踏春的適意。

沈餘宏等人早已達到杭州了,捎了信返來,言及已經祭了祖,又拜訪了外祖家;又說西湖風景天下無,在孤山中間整小我都安好致遠,還附上幾小我在西湖邊上口占的幾句詩,當中有“當時春落處,忽忽百年秋”“夢儘風騷去,孤山幾小樓”幾句,最後要求在杭州多待一段時候再返來。沈則敬複書應允了,順道還點評了幾句,道氣象尚可,鼓勵他們多多感到天然順乎天道發乎心間如此。

齋飯過後,沈胡氏就帶著沈寧一行去和常真禪師告彆了,她還是掛念著沈府的事情,實在不敢逗留太久。

常真禪師已經七十多歲了,和沈華善算得上是忘年之交。許是山林之氣養人之故,他固然年紀很大了,卻不顯老;神采紅潤精力抖擻,鬍子烏黑而長,一身簡練的僧衣在東風中微微飛舞,彷彿要淩風而起,給人仙風道骨之感。沈胡氏和沈寧等人趕緊遵循佛家的禮節給常真禪師施禮,便恭敬地跟在常真禪師前麵,在他的帶領下,踏進了天寧寺的廟門。

邊賞景邊行進,一行人慢悠悠的來到天寧寺。她們到的時候,常真禪師已經等待在廟門外了,他早前已經接到沈華善的手劄,曉得沈家一行要來的事情,以常真禪師和沈家的友情,他如何著也要來廟門接一接沈家人的。

和很多古刹舊寺一樣,天寧寺依山而建,卻並不巍峨,反而含蓄溫蘊,極得深山藏古寺的樸素之風。正麵中路為廟門,廟門擺佈為鐘樓和鼓樓,廟門前麵順次是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和藏經樓,僧房、齋堂和居客堂則位於藏經樓的前麵。沈家諸人每年都會來居客堂住上幾天,因此對天寧寺佈局也是熟諳得很,常真禪師也並不講解,隻領著沈胡氏等人先在居客堂安設好,再上香禮佛,他就不作陪了。沈胡氏趕緊謝過常真禪師的厚意,傳達了沈華善對常真禪師的問候,道本年有事就不住下了,隻等上香膜拜過後吃過齋飯就迴轉京兆等等。

如何她的目光這麼奇特?沈寧昂首看他的行動也引發應南圖的重視,如何像是惶恐?又像是不成置信,他彷彿不熟諳她吧?沈家的小女人……管她呢,還是跟常真老頭說說那裡好玩更成心機,隻稍稍迷惑,應南圖便不再想了。

而現在,沈寧虔誠地跪在大雄寶殿,心中百味不成言說。宿世禮佛論禪,每懷忐忑奉迎之意,底子就抱著彆樣心機,言那雲在彼蒼水在瓶也不過是為了獲得韋家的支撐罷了,何來誠懇?何來虔真?無皈依虔誠之心,無戒惡修善之意,宿世落得那樣的了局,何嘗不是一種獎懲和報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