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重器_第五百八十章 曲線投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吳大觀沉吟一番,說道:“即便是運七200A的項目不受影響,龔總師感覺終究產品能有多大的市場?”

“這個重型產業動力收支口公司可不得了,它的股東裡有新科個人、航空產業部和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除此以外,另有一個小股東,就是美國的格魯門公司。”

“常總,您的意義是,格魯門公司情願幫忙我們把運七200A重新設想,以通過FAA獲得國際適航證?”

“在將來五年時候裡,西飛不但要推出渦扇發動機的新舟600係列支線客機和運輸機,還要與新科個人、格魯門公司以及西德MBB公司合夥,建立一家新的客機製造公司。這家公司的第一項事情,就是動手停止一款一百座支線客機的設想和製造事情。我們西飛最大的短板本錢題目,將會由新科公司來補足。”

西飛這條熊貓戰役機的出產線,是決然不成能用私家本錢的。

常暢的這番話說完,底下的世人早就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將運七200A項目進級為新舟600,爭奪將新舟600扶植成天下先進程度的六十座支線客機。用這款客機的利潤,來養熊貓戰役機的出產線,為我們西飛將來三十年的騰飛打下堅固的根本!”

吳大觀昂首挺胸,容光抖擻:“困難是有,但並非不成降服。如果給龔總師你一個和美國人合作的機遇,你有冇有信心在這個過程中,把握合適FAA標準的支線客機設想才氣和流程?”

吳大觀點了點頭,對龔國政冇有死纏爛打表示對勁:“想必西飛的各位同道也都明白,運七200A的前程並不悲觀。究其底子,在於這類飛機的市場很小。”

西飛之所今厥後能完成運七200A,和它的市場定位也有乾係。若不然與西德MBB合作的MPC-75如何就推動不下去,因為上飛必定不敢讓這個有前程的項目勝利。

麵對上麪人的發問,常暢欣然的點了點頭:“格魯門公司本身就有C-2和E-2等渦槳飛機就的設想和製造技術,對獲得國際適航證很有經曆。用美國標準對運七停止重新設想,以進入國際貨運和客運市場。當然,首要事情還需求我們本身來做,格魯門的事情職員隻是參謀和參考,我們要把如何設想合適FAA標準的飛機這個流程走一遍,這將會是西飛最為貴重的財產。”

龔國政張了張嘴,被吳大觀問了個無言以對。運七200A是運七的客運型號,而運七則是蘇聯安24的國產製止型號。安24是蘇聯在1958年設想、1960年首飛、1963年投入退役的一款“中古”運輸機。到了八十年代末,其設想、機能和本錢等幾近統統方麵,都已經在國際上掉隊的非常嚴峻。

運七200A如果完整以市場驅動,底子就不會出世這麼一個項目。

足足鼓掌了一分多鐘,常暢這才帶頭停了下來,而龔國政早就已經難堪的手都不曉得應當放那裡了。

西德的MBB汗青上就想與西飛合作搞MPC-75,隻不過厥後被上飛給攪黃了。此次有格魯門壓陣,新科供應資金,倒是不消擔憂項目被德國人主導。

熊貓國產化項目,有多麼遭到胡文海的正視,能夠說在中國航空兵工界根基不是甚麼奧妙。

“我!”

“格魯門在董事會裡占有的股分很少,但始終在尋求擴大在中國停業的渠道。顛末新科個人胡總和吳老的牽線搭橋,格魯門公司以為運七200A項目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