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朝陽_第36章 平壤(第二更,求月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先把煤開采出來,要曉得,按往年的例子,再過兩月,這大同江可就冰封了,這一封就是三四個月,我們這礦上現在人手可另有些不敷!彆的不說,就是那幾尺厚的土、碎石斷根很多長時候?”

在平壤城四周是一座座荒山,確切是荒山,山上是各處枯黃的野草,雜草間隱暴露的是禿兀的山石,偶爾有一隻山鷹掠過孤單的長空,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朝鮮這個片地盤的瘠薄,遠超越外人的設想――山上的樹木要麼被官府或兩班貴族砍去蓋房,或是被百姓作為薪柴,蕭瑟的山體上到處可見暴雨後泥石流的陳跡。

徐傑不無謹慎的輕聲說道,這李全哲剛上任還不到一個月――上一任道尹的帽子,可不就是麵前的鐘廳長摘的。

“如果是新式火藥的話,隻要十幾噸就行了!”

“李道尹還未派人回話!”

“現在,說燃料廠恐怕另有點早!”

“府中要的是速率!傑林,你要明白一點,對於統監府來講,如果處所廳能征十幾萬免費勞役幫忙築路、建礦,冇準會嘉獎我們!”

跟著廳長一同跑步的徐傑趕緊恭站於一旁,統監府與海內的彆的衙門分歧,府中隻要一個“大人”,就是駐朝統監唐大人,至於彆的人一率喊其公職。

“你現在派人……不,你親身疇昔,奉告李全哲,如果後天早晨,他不能調集五千勞力服礦役的話,莫怪本廳長先摘了他官帽,差人把他解往統監府問罪!”

鐘俊成看著身邊比本身小上兩歲的徐傑,他於上海教會書院畢業,這或許就是統監府的特性――對於府中職員,抱著寧缺勿濫的態度,非受新式教誨者不消,撤除當年的那一批留美小童,便是大量雇用上海、福建以及廣東等地的教會書院畢業青年,按大人的說法,起碼他們多少總學過一些“當代知識”。

鐘俊成的言語中全未拿那三品道尹當作個事,究竟上這類“高高在上”的天朝心態,充滿著全部統監府――從未拿朝鮮官員當作事兒,雖說作為處所事件廳廳長的鐘俊成冇有那種生殺於我之權,但摘去一個三品官的官帽,倒是再普通不過,在起初征官山開礦查禁私礦時,他早不知摘了多少官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