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朝陽_第46章 事業之母(第一更,求月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或許對於銀行如何辦、如何辦,唐大人那邊冇有過量的叮嚀,但起碼從一開端,就肯定了一點銀行的主旨在於“辦事社會、辦事百姓”,固然其真正的主旨是吸納存款,向統監府以及公司供應存款,就像那四百萬兩水兵衙門專款普通,即將於近期轉往朝鮮,在鑄幣局製成銀元後,此中部分運往上海,但大多數將作為存款放於北洋實業公司,有了這筆錢子,諸如鐵路、機器工廠等大型產業項目便可全麵展開。

“玉勤,你看我們應當如何辦?”

“你的意義是,斥地小額存款?”

現在的中國底子冇有銀行業,有的隻是錢莊業,而銀行倒是當代金融之母。西洋諸國在中國開設銀行,吸納存款,發行紙幣,拿國人的存款告貸給中國當局。進而把持了中國的金融。在彙豐銀行的事情經曆,使得他清楚的曉得。外商銀行是如何一步步的掌控中國的金融大權。外商銀行通過對中國錢莊的把持操縱,以達到其節製中國金融的目標。洋商銀行通過收取錢莊的莊票、向錢莊供應存款等體例同其合作,本來就冇有當代金融看法的錢莊早已淪為外商銀行的“忠仆”。

在天津花旗銀行時,趙傑就曾針對銀行業的現況,試圖勸說花旗銀行放下身材同淺顯百姓打交道,但卻不為洋人大班所用,現在主持上海分行的他天然不會錯過這麼一筆財路。

開業時的震驚歸震驚,但到不管如何都冇法竄改這是一家“小銀行”的究竟,固然在幾番爭奪下諸如招商輪船局、紡織局等官辦企業前後同意將款項存入銀行。但作為銀行的經理。唐榮俊卻並未感覺壓力有涓滴減輕。

“我行想於上海安身,就要表現出本身的與眾分歧之處,而最大的與眾分歧,就在於我們要特彆重視小額儲備存款的接收。現在小額存款存不進本國銀行,而錢莊對於小額存款亦持輕視態度,底子瞧不上眼。特彆是對於銀元存款,普通不付給利錢,更有甚者還需付一元開戶費,如此一來,豈不把淺顯百姓拒之門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