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爭霸係統_第三百六十六章登陸馬來半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29日一早,英國海峽殖民地就獲得夏帝國軍隊在馬來半島多地同時登岸的動靜。

1904年2月-1905年9月在日俄戰役期間擔負軍事察看團團長,隨日軍在中國東北觀戰。

因為挑選的兩處登岸地點都不是首要的港口,英軍的保衛力量非常虧弱,隻要部分執勤的差人,在擯除艦的庇護之下,貨船上的官兵順利登岸,冇有碰到任何抵當。

此時駐海峽殖民地陸軍司令為伊恩・斯坦迪什・蒙蒂思・漢密爾頓中將,漢密爾頓被以為是一名極具天賦的軍官,因英勇、魅力和聰明出眾而聞名,他長年在外洋任職,非常熟諳中國、緬甸、印度、南非等地的軍事環境,

8月28日下午,水兵先封閉了馬六甲海峽的兩端,任何想收支海峽的商船全數被抓捕,夏帝國交際部致函英國交際部,必須為暴力事件中受害華人賜與充足的補償,不然會封閉馬六甲海峽,製止任何船隻收支。

8月8日,第7軍占據馬六甲城,軍長李子豪把軍部設在該地,除了留下一個團的兵力持續保衛吉隆坡以外,第7軍全數官兵到馬六甲彙合。

遵循李布衣所轄間諜對新加坡的窺伺,新加坡一共駐有英國陸軍3個步兵師,1個重炮旅,4個英印師,要塞炮台上另有2個團的炮兵,總兵力有8萬多人,對新加坡這個彈丸之地來講,可謂是重兵雲集,並且在馬來半島上的濱城、吉隆坡和馬六甲等地各駐紮著1個英印師的兵力,對新加坡來講,可謂是固若金湯。

8月4日,第8軍順利占據濱城,並把濱城作為第8軍臨時的基地,他們的感化就是阻擊從印度和緬甸方向能夠呈現的英國救兵,包管第7軍火線的安然。

英印軍收縮戰線,正便宜了第7軍,第7軍派出1個團的軍隊,在兵艦的庇護之下,本地岸邊的巷子,直插雪蘭莪,順利占據巴生港,並向北籌辦占據吉隆坡,威脅英印軍的後路。

第2軍15000人登岸以後,起首是在豐厚港的南部建立土木防備陣地,留在的2艘擯除艦承擔海上的巡查任務,包管軍隊火線的安然。

第7軍與第8軍現在全數在棉蘭港束裝待發。

因為李子豪中將調派馬隊師去占據馬來半島的彆的城鎮,使得日本雇傭軍落空了靠擄掠發財的機遇,雇傭軍將領把目光放在了更加富庶的新加坡城,但願能在新加坡戰役上作為主力,並向李子豪申請出戰,李子豪要的就是這個結果。(未完待續。)

他們麵對的困難是如何卸船,港口小,船埠泊位嚴峻不敷,隻是官兵下船登岸和卸載設備的大炮以及輜重等就破鈔了大量的時候,特彆是在安順市登岸的第7軍官兵,一向到入夜才完成登岸任務。

為了應對夏帝國日趨嚴峻的軍事壓力,英國陸軍部決定遴派一名熟諳亞洲事件的軍官擔負海峽殖民地陸軍總司令,終究漢密爾頓中將幸運當選,從1908年開端在新加坡任職。

陸偉民的計謀企圖是先占據新加坡,堵截其以東地區英法軍隊撤退之路,同時也堵截了英法兩國對其以東地區軍隊的援助。

14日,李子豪中將達到新加坡以北的古來,第7軍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完整完成對新加坡的包抄。

因為新加坡被夏帝國占據過一次,英國側重加強了對新加坡的保衛力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