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殘剩4個軍的救兵已經達到吉大港和達卡市,秦飛的底氣非常足,也但願占據更多的地盤,畢竟開疆擴土是每位將軍的抱負,不過他不敢擅自做主,因而與房良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打算後,向總參謀部叨教。
夏帝國的擯除艦和快速魚雷艇以及運輸船在恒河上來回穿越,使得英國人感受壓力倍增;這個時候四國聯軍方纔在羅馬堆積結束;而夏帝國的水兵已經節製了印度洋的中部、東部和南部,孟加拉灣也被封閉,冇有水兵的庇護,單憑駐印英軍和仆參軍是不敢與夏帝國的正規軍對抗的。
這4個軍達到時候晚了一些,冇有安排呼應的任務,隻能看著第9軍和第18軍豐富的緝獲而眼饞,對財產和軍功的巴望被壓抑了這麼久,豪情被調到起來了,四個軍沿恒河一字排開,橫掃恒河對岸,就像是耙子一樣,任何財產都不放過。
到11月中旬,夏帝國節製了全部阿薩姆邦、東孟加拉邦的恒河以東部分和西孟加拉邦恒河以北的部分,以恒河為界與英國對對峙。
英國水兵部對夏帝國的諜報停止闡發以後,感受夏帝國已經把所能操縱的兵艦全數編入現役了,短時候內很難再有兵艦彌補,而大英帝國每年起碼有4艘戰列艦插手現役,並且英國正在開辟更大口徑主炮的戰列艦,隻要英國能對峙過這最困難的時候,必然能將夏帝國的水兵打擊的一蹶不振,為此,水兵部決定加大結合艦隊的氣力,加派2艘夏級戰列艦和2艘蘭芳級戰列艦,這是英國在庇護本土以外,能拿出的最大力量了。
金銀珠寶等財產被成船的運回夏帝國,糧食、布匹等被成船的運達到卡和吉大港;大量的流民被擯除著向西向南遷徙。
在這兩個邦的封建主手中,夏帝國軍隊充公了大量的財產,隻是金銀珠寶等就代價近十億夏元,使得火線官兵熱忱高漲,但願能去打劫更多的封建主,每個師都申請打過恒河去。
“是,陛下!”陸偉民對張偉能這麼快就想明白了,並接管本身的定見而感到歡暢。
這些仆參軍彈壓布衣的抵擋很威風,相互內鬥也能夠,如果麵對夏帝國的正規軍就顯得非常膽怯了,他們自知不是夏帝國軍隊的敵手,底子不敢對戰。
英國在印度駐兵很少,現在彆說抵擋夏帝國軍隊的打擊了,就連流民都冇有體例辦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