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聖賢皇太後掛帥北征時高齡多少了?”連成駿聽仁和帝講起當年之事滾滾不斷,彷彿切身經曆一樣,實在忍不住,就問了一句。
本來,洪毓的生母,那舞女是北狄國派到靖國公身邊的特工,也是北狄天子的愛妾。洪毓也並非靖國公的兒子,而是北狄天子的兒子。生母身後,洪毓才曉得本身的身份,就代替其母做了特工,是想為北狄國立下功勞,有朝一日規複他北狄國皇子的身份。傳聞他跟聖勇大長公主訂婚,北狄天子就讓他把大長公主綁架到北狄國,並以大長公主的性命威脅聖賢皇太後退兵。
當年,聖賢皇太後親身帥兵北征,對盛月皇朝彆的鄰國也做了防備。連家帶兵守西北、花家守西南、海家守東南,與各省駐軍相互共同。聖賢皇太後帶安家和洪家北征,安家賣力後勤保障,洪家則充當前鋒,衝鋒在前。安國公府與靖國公府以姻親為紐帶,友情甚篤,又都被聖賢皇太後看好,兩家更加緊密。
連成駿很當真地聽仁和帝報告當年之事,不由瞪大眼睛,撫案感慨。這件事他還真冇傳聞過,他隻曉得大長公主和他當時還是南狄皇子的外祖父有豪情恩仇糾葛,卻不曉得本來大長公主喜好的人是假裝成靖國公府庶子的北狄皇子。
聖賢皇太後派出多量暗衛多方查探,幾天時候,就得知大長公主的下落及事情的本相,當即就以雷霆手腕做出反應。她一邊派人跟北狄國和談,一邊派暗衛想方設法救援大長公主,對外宣稱洪毓和大長公主被北狄俘虜。接著她又把本相奉告了靖國公,以貽誤戰機之罪貶靖國公為靖安伯,百口牽往西北駐邊。安國公府也受了連累,凡軍中有職者全數回京思過,由鎮國公連家取而代之。
“當年,聖賢皇太後六十有一,大長公主剛十五歲。”
為了大長公主的安危,聖賢皇太後不得不做出向北狄國讓步的決定。洪毓規複了北狄皇子的身份,被封為天鷹王,獲得了他想要的尊榮,就變本加厲向聖賢皇太後撮要求。構和曆經八個月之久,因洪毓作梗,一向未達成共鳴。
“是,皇上,臣不敢期望陪皇上談天,隻是有一件事不解。”
仁和帝沉吟好久,才長歎一聲,低聲說:“朕曉得。”
“嗬嗬,臣跟皇上說話過分隨便,又切題千裡了,請皇上恕罪。”連成駿站起來衝仁和帝見禮請罪,又奉茶給仁和帝,“臣大膽請皇上接著說。”
時隔一年,狄國的大皇子策動兵變,弑父奪位,即位稱帝。二皇子得忠仆護佑,躲過層層反對追殺,逃到狄國南部最大的城池鳳都,在此建國。以後,狄國分為南狄和北狄,兩個同宗之國勢如水火,交戰不竭。南狄和北狄的兩位建國天子打了幾十年,卻在同一年去世。他們的擔當者感悟頗深,又要同時麵對來自盛月皇朝、西金國、北越國和東韓國幾國的壓力,兩國又開端邊爭鬥邊媾和。
當時候,狄國的大皇子一派就主張驅兵南下,與盛月皇朝平分中原。二皇子一派卻主張穩定漠北,繁華經濟,加強與中原及東南部各國的貿易來往。而狄國的老天子則以為兩個兒子的主張都有事理,一時舉棋不定,乃至踟躇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