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04.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
0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生長保;金玉合座莫之能守;繁華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
18.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反麵有孝慈;國度昏亂有忠臣。
23.希言天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整天。孰為此者?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處置於道
。荏弱勝剛烈。魚不成脫於淵,國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波折生焉。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罷了,不敢
16.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
46.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兵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滿足。咎莫大於欲得。故滿足之足常足矣。
21.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窈兮冥兮此中有精
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
44.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滿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夠
40.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07.天長地久。六合以是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34.大道泛兮,其可擺佈。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馳騁畋獵令民氣發瘋,可貴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賢人
1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
實在,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35.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視之不敷見。聽之不敷聞
亦將無慾。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
28.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滿足者富。強行者有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
王公覺得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覺得教父。
之用。故有之覺得利,無之覺得用。
非以其忘我邪!故能成其私。
14.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成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