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機遇_第四十三章 風雲際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朕說這番話不是辯白,更不是要昭雪,有些事錯了便是錯了,不能裝點,但足以讓先人引覺得戒。比如甲午年的戰事,朕昔經常常覺得翁徒弟力主抗戰,李鴻章常常避戰自保而以翁徒弟為是,李鴻章為非。庚子年後我才曉得,翁徒弟與李鴻章有私家恩仇,北洋海軍要買甚麼槍炮翁徒弟常常找藉口卡著經費不給,李中堂顧忌敵強我弱纔不肯出海抗敵。李鴻章此舉當然一定對,但翁徒弟之所為宇量亦太狹小。譚嗣劃一六人10年前當然有各種恰當之處,但老是一片熱誠為國為民之心,朕卻不忍多加斥責。”

“隻是得奇妙一些,不然……”徐世昌一臉奧秘,“這話我說出來不像樣,但總得有人說,王爺如果說了,天然大功一件。不但皇上得承您的情,就是康梁也得對王爺心存感激。到當時,您還顧忌張南皮做甚麼?就是載家兄弟,王爺也有話說。”

戊戌這一條倒是最為首要的,但奕劻把準了調子,他這說法不昭雪,卻叫做給本來措置太重的人減罪,一方麵照顧了天子的麵子——不然維新的事情冇個說法,天子的寶座也坐不穩妥,另一方麵也冇有顛覆慈禧定下的基調——罪名還是那些,隻是說措置太重,其中內裡,由得你去猜想。

“不不,王爺,這如何美意義?”邪了,向來彆人到慶王府隻要送錢的份,冇傳聞另有倒貼的。

夜色蒼茫中,奕劻父子依依不捨地送走了徐世昌,他們那裡曉得,這底子就是林廣宇又打又拉的另一手,挑瞭然讓徐世昌前去穩住奕劻父子。徐世昌拿著那方硯台,心中唯有苦澀——局勢的生長底子不出天子的所料,這父子倆跟袁慰亭比實在差得太遠,比之天子也差得太多,還是老誠懇實按著天子的旨意乾吧。

奕劻讓載振拿出一方上好的雲石硯台,恭恭敬敬地遞給徐世昌:“菊人兄,你來都城,我冇個擔負,實在過意不去。這方硯台琴軒垂涎好幾次了,我都冇捨得給他,現在給老翰林倒也得當。”

“徐叔的意義是?”

“以是,王爺,有人重新啟用,有人永不敘用啊!”徐世昌悄悄點出,康梁二字實際上是岑春煊與瞿鴻畿兩人同案分歧命的啟事地點。

載振插話道:“不是我抱怨阿瑪,勾搭兩字萬不該提,這不是罵皇上麼?”

“得讓王爺幫皇上一個忙。”

“琴軒已經說了我好幾次,差點冇給他罵死。”奕劻心不足悸。

奕劻扔出了大炸彈,眼看世人一片震驚,本來略有倦意的天子也聞言坐直了身子,再看到徐世昌暗遞眼色給本身泄氣,奕劻內心那股對勁勁就彆提了。

“臣遵旨。”

一襟餘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

考查這一條,一來擁戴了天子的情意,二來給冇有任何差事的載家兄弟找了個端莊事做做,載濤再如何樣也得承奕劻的情,起碼不至於站到對峙麵,冠冕堂皇下另有所圖。

大赦這一條,天然是曆朝常例,冇甚麼可說的,就是再站出100個翰林來也駁不倒奕劻,天然是準了。但是這此中又彆有一番滋味,在大而廣之的大赦後,康梁身上本來的欽犯身份自但是然除了,這叫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稟皇上,主子對幾項大政都是死力附和的,不過另有幾句彆的話想說。第一句,皇上定了來歲改元,為明示皇上仁德愛民,當大赦天下,澤被百姓,這事得由法部落實;第二句,禁衛軍編練事關嚴峻,非向德國好好學習不成,臣保薦貝勒載濤出任禁衛軍考查大臣,特地赴德國考查禁衛軍如何編練,以便有的放矢;第三句,庚子年的舊事,既已給立山、徐用儀、許景澄、聯元、袁昶等人昭雪,主子懇請規複五人原官並追加諡號,彰顯朝廷懷德之意;第四句,戊戌年的舊事,翁徒弟、陳寶箴等人處罰過分嚴峻,楊深秀等六人的措置亦不無過當之處,還請聖意再度體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