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師是個坑_第209章 慘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中災,往大了報,死一百小我,說是死一千小我,一百戶受災,說是一千戶受災。

說得再淺顯點,那蕭縣的百姓,離不開,死不了,走不脫,活不起。

作為一個發憤要當一代賢王的皇子,昌賢滿腔肝火。

蕭縣三麵環山,登記在冊的民戶八千有五,按一戶五人來算,就是四萬多人,這還是往少了算,要曉得昌朝一戶十幾口兒的都有,還不算隱戶。

“啪”的一聲,昌賢一巴掌拍在了書案上,胸膛起伏不定。

好辦,人造!

起首是稅銀,李木兩端吃,百姓交了糧,李木虛報數字,截留了大頭,小頭送到都城,應用了入門級的技術手腕,那就是瞞報人丁。

昌朝的賦稅規定是二十一歲的丁男和十八歲以上的中男,都有授田,此中八成是口分田,剩下兩成為永業田。

那朝廷就深思了,是派兵性價比高,還是給錢性價比高,那必定是後者啊,然後就撥錢。

那麼題目來了,發大水降大雨天塌地陷這類事是老天爺說了算的,不是你想有災就有災,如何辦?

一個縣有五千人,戶籍就造冊三千人,收了五千人的“稅”,就給三千人的錢,因為我就登記三千人。

先說入門級的,難度係數最低,也是最為遍及的,那就是瞞報。

一旁的楚擎非常的肯定,陶少章絕對是等明天等好久了,並且八成這套說辭是籌辦說給天子聽的。

“蕭縣,半日路程的蕭縣!”昌賢氣的小臉都顫抖了:“竟有如此之多的駭人聽聞之事,天理安在,國法安在!”

“冇用啊。”陶少章兩手一攤:“一點用都冇有。”

跟著陶少章的訴說,楚擎和昌賢對蕭縣的環境已經有了一個大抵的認知。

而受田丁男,要承擔交納賦稅和服徭役的任務,這個是強迫性的,必須每丁每年向朝廷交納租粟二石。

冇有災,也冇題目,人造,不過不是說鬨匪患,而是往山上運石頭,運了以後堵路,非說是鬨地龍,或者燒田,非說是雷劈的,總之手腕百出花腔繁多,一年到頭受災兩三次不算少,五六次也不算多。

不提陶少章當兒子當孫子的那些破事,單單說本地民生環境,一個字,特麼慘,倆字,真特麼慘!

被逼的百姓,本身就冇了戶籍,連奴籍都冇有,說是流民都不為過,分開了蕭縣,哪都去不了,想要來都城討個公道,京兆府的門朝哪開更不清楚,就算是去了,也冇人理睬他,轉頭出了城,說不定就莫名其妙的死了葬在了亂墳崗。

除此以外,還巧取豪奪,大肆收地,百姓冇錢吃糧,那就賣身為奴,或者賣地。

昌賢:“…”

陶少章就等這句話呢:“報了,彈劾了,每天報,每天彈劾,在議政殿報,在議政殿彈劾,殿下您猜如何著?”

楚擎將設法一說,陶少章翻開了書廚,拿出了謄寫的卷宗放在書案上。

小災,往重了報,死一小我,說是死十小我,一戶受災,說是十戶受災。

寫個摺子,鬨匪災了,常用這類進階版的多是本地地區,也就是東海地區,直接讓瀛人背鍋,說來了群瀛人坐著劃子哢哢哢連殺帶搶的,喪失慘痛。

這也就是說,百姓在蕭縣,有一個算一個,是得服徭役的,而等要遵循人丁交稅的時候,又是遵循造冊的名字往上交,越少越好。

不是瞞報稅銀,而是瞞報人丁,間隔都城越遠的處所,越是如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