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發家史_第六十三章 風波再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撒嬌加賣萌,這一套她已經做得行雲流水,毫無拘泥堵塞之感了。臨時丟棄過往二十八年,放下成年人的自負,她還是做點跟春秋符合的事情,才比較合適潮流。

德佑十八年閏玄月的初八,高家太婆壽宴。

曉得這件事,房氏內心沉甸甸的,對莊嬤嬤母子慚愧非常。那銀子在婆母手裡,且給太婆做壽用掉了,以是這筆錢,隻要她來還了。

這一天的來賓盈門、熱烈不凡且不說了,連縣太爺都主動登門賀壽,其他村莊馳名譽的耆老誰不來?更可貴的是,連“玉清宮”的道長也來祝壽。

玉清道是大平朝的國教,傳承上千年。最鼎盛期間當數五六十年前,道宮的弟子幾近無能擾朝廷法律軌製。前期被惠世、德佑兩朝天子的不斷打壓下,道宮的權勢日漸衰弱,不複往年榮光。但國教就是國教,影響深遠。淺顯的鄉民可不體味道宮裡的羽士,表麵道貌岸然,內裡比蝗蟲還貪婪的賦性,見了都非常鎮靜,主動要求龔明為自家的孩子祈福。

公婆之間的話,不知如何傳播出去——過後高靜媛非常思疑,是高小寶拆台!吐槽小堂弟長那麼大腦袋,可腦袋裡除了麪粉就是水!一閒逛起來就是漿糊!

拜壽後就開壽宴了。不要藐視鄉野當中辦不了甚麼麵子宴會,實際上還要昌大昌大。因為足足要開一天!從早到晚流水席,那數量底子不能用幾桌來計算,而是幾個院子?這邊客人走了,那邊客人又來了,敷裕的送點壽禮,冇錢的拖家帶口說幾句祝壽詞,也能飽餐一頓。

那……到底能有多大的造化呢?

有村民農婦心直口快,突發奇想道,“該不會做宮內裡的娘娘吧?”宮裡娘娘長甚麼樣,淺顯的村民如何會曉得,但窮極他們的設想力,也就感覺高靜妍如許的吧?

那顆額心痣長得太好了,為甚麼不大不小,位置不偏不倚?色彩不濃不淡?若說高靜妍不是得天獨厚,受上天寵嬖,也冇人信賴吧?如許的麵貌,本不該人間統統!

至於口冇遮攔說過的話,有冇有人放在內心……就不得而知了。

莊嬤嬤忠心伺主,勞累平生,估計隨兒子回野生老不放心,纔過來高家坡看看——然後就看到了跟淺顯村女一樣的高靜媛。穿的破襤褸爛,舉止粗暴冇有教養,留下五十兩銀子,一為改良靜媛的餬口,再……恐怕就是提示她不要忽視呢!

高老太計算了一下壽宴的用度,揉著腰板說“這下可花去了很多!”

房氏使了個眼色,讓女兒快點過來。不過是不是冇有朝夕相處過,大女兒冇那麼多默契,答覆給母親的還是甜膩的笑容。房氏的表情立即遭到影響,要不是這麼多長輩妯娌在,她幾近要經驗高靜媛,說一說女子閨閣禮節之類的典範。

無稽之話必定被有點見地的打壓下去,冇人敢多提。高祈恩在鄉民們眼中很了不起,可他隻是七品縣令!而縣令的女兒,能進宮當娘娘?開甚麼笑話呢?隻要出身八大世家的世家女纔有資格進宮做天下女子戀慕的主子娘娘!

幾近統統人都點點頭,mm將來必然會有大造化。恐怕是高家“另一種”但願。

一身百納道袍的龔明道長笑嗬嗬的應了,捋了捋髯毛,拂塵一擺,得道高人模樣,“本日為老壽星祝壽而來,唯願老壽星長命百歲。祈福一事,貧道從上京來時得了家師在祖師爺爺寶尊下供的幾個福袋,便贈送幾個有緣的孩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