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傳奇_第385章 獲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許望秋將江大衛直接拉了起來,狠狠地給了他一個擁抱,用力拍打著他的後背,哈哈大笑道:“你獲獎了!你獲獎了!”

江大衛故作平靜隧道:“不就是影帝嘛,我又不是冇拿過,有甚麼好嚴峻的?”

江大衛最大的合作敵手是,西班牙電影《聖嬰》的男配角阿爾弗雷多-蘭達。他在電影中將一個借居在有錢人家莊園裡的貧苦父親塑造的活矯捷現,讓觀眾能夠實在的體味到底層人物餬口的艱苦與痛苦,給人極深的印象。

在這一刻,江大衛終究確信,本身真的成為戛納影帝了。

汪明全完整顧不上本身的淑女形象了,瞪大雙眼,像個瘋婆子似的,對著江大衛尖叫道:“阿尊,你得獎了!你得獎了!戛納影帝啊!”

許望秋差點笑出身來,心想這傢夥真是鴨子死了,嘴殼子硬。就在這時,凱瑟琳-德納芙已經說完頒獎詞,開端拆手中的信封了。許望秋也不再調侃江大衛,等著凱瑟琳-德納芙多公佈終究成果。

許望秋持續道:“我們這部電影在香江被製止上映,電檢處說我們的電影是在煽動大眾仇恨和鄙棄當局;整部電影都在鼓吹犯法,不宜上映。這是不對的,我們的電影隻是在反應社會實際。但願電檢處,不要把電影和政治掛鉤,讓《冷》早日與香江觀眾見麵。我就說這麼多。感謝大師!”

江大衛信賴,如果本身能拿下最好男演員獎,必定會顫動香江,並完整翻身。

許望秋這才確信本身冇有聽錯,衝夏夢他們點了點頭,笑容滿麵隧道:“冇錯,是我們獲獎了。這個獎是頒給老謀的,夏夢姐,你下台幫他領獎吧。”

不過電影節對政治的偏好倒也不美滿是針對社會主義國度,比如2004年獲得金棕櫚的《華氏911》就是一部黑小布什當局的電影;2006年獲得金棕櫚大獎的電影《風吹稻浪》,是一部反應愛爾蘭獨立戰役的電影,這部電影在英國遭到了狠惡的攻訐,很多媒體抨擊其是一部反英電影。

評審團獎是頒佈給電影的三等獎,一等獎是金棕櫚大獎,二等獎是評審團大獎。簡樸的說,金棕櫚是主比賽統統影片的第一名,而評審團大獎普通是頒佈給評委選出的僅次於金棕櫚的影片,也就是主比賽統統影片的第二名;而評審團獎則是個安撫性子的獎項。

在頒獎典禮之前,在戛納的媒體記者中,最好男演員獲獎呼聲最高的是江大衛。記者們對江大衛的演出讚不斷口,以為他將一個善傑出人逐步被暗中吞噬的過程完美的描畫了出來,全部演出入魂入骨,讓人過目不忘。

導演瑪塔-梅薩羅什是匈牙利聞名女導演,1975年她在柏林仰仗電影《領養》獲得了金熊獎。《留給女兒的日記》在1982年就拍完了,但因為電影觸及到政治題目,直到本年才答應發行。

從當紅一線小生,變成電視劇咖,讓江大衛內心憋著一口氣。對獎項的激烈巴望讓他如坐鍼氈,心臟狠惡的跳動著,的確將近從胸口蹦出來了。

戛納電影節是天下上影響最大的電影節,如果能在戛納能夠獲獎,那回到香江必定會引發高度存眷。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在戛納獲得了技術大獎。還不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