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平頂山,唐僧師徒四人則是到了烏雞國。
菩薩講明原委,本來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如來差文殊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不成原身相見,變做一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文殊幾句言語相難,烏雞國王不識文殊,把他一條繩捆了,在禦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了文殊菩薩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三日水患之恨。
可惜,孫悟空有地煞七十二變,又有龍王互助,這三妖如何能是敵手,場場皆輸。
見三妖現了本相,國王才知他們是虎、鹿和羊。自此,國王心悅誠服,換關文送唐僧師徒西行登程。唐僧又請國王重尊佛教、國王允準。唐僧師徒出城之日,已看到城門上貼有招僧榜文,眾僧也聚集道邊為唐僧師徒送行。
三妖被孫悟空一折騰,紛繁死於非命。
唐僧看不過眼,便讓孫悟空刺探環境,由此激發了和三妖的一番鬥爭。
至於孫悟空,天然也被豬八戒給請了歸去,這還是林陽的靈符有麵子,要不然,豬八戒進不去花果山。
有涇河龍王出麵,那鼉龍不得不從,畢竟是他老子。涇河龍王讓鼉龍叩首認錯,又低聲要求孫悟空,孫悟空看涇河龍王麵子,這才作罷。
這都冇甚麼可說的,也用不著林陽脫手。
紅孩兒的災害過後,便是黑水河了。提及來這黑水河,跟涇河龍王另有些乾係。
唐僧一行人持續西進,便來到了車遲國。
林陽看得這一災害,固然心有迷惑,比如紅孩兒是如何會三昧真火的,但無人解答,想來此中貓膩不小。不過,林陽也懶得去窮究,紅孩兒被觀音菩薩收伏,擺佈對他冇有甚麼影響。
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到底隻是孺子,智商低下是硬傷。固然拿了太上老君的寶貝,七星寶劍(道祖貼身煉魔寶劍),並紫金紅葫蘆(道祖裝靈丹的)、羊脂玉淨瓶(道祖裝水的)、芭蕉扇(道祖煽火的)、幌金繩(道祖勒袍腰帶),還是搞不過孫悟空利用戰略。
此一災害,就此輕鬆度過。
鑒於這兩點,林陽倒是對文殊菩薩不如何惡感。畢竟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乃是烏雞國國王便怠慢文殊菩薩在前,文殊菩薩抨擊一番也是道理當中。
三妖先是跟孫悟空比求雨,比高台上坐禪,比隔板猜物。
在烏雞國,唐僧在一座皇家寺院裡夢見國王幽靈訴冤,狀告拜把子兄弟在禦花圃裡把他害死,又變成他的模樣,兼併了他的寶座和王後;而王後、王子竟還矇在鼓裏……唐僧路見不平、分外憐憫,可拔刀互助的事兒,還得孫悟空來完成。孫悟空找到王子,變成小人,假托曉得來世此生,向他申明本相,又通過王子跟王後相同,為除妖做好鋪墊。比及上朝倒換關文的當口,悟空麵對假王高唱一曲,揭穿了假王的各種劣跡。在悟空正要打的時候,被文殊菩薩擒住,本來是菩薩坐下的青毛獅子下凡。
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毫無不測的,三妖又輸了,這一次,輸了便是冇命。
林陽有天眼通,不消毫毛兼顧,也能將唐僧一行人看得清清楚楚。
這金毛獅子兼併了三宮皇後,六院嬪妃,卻冇法享用,隻因為金毛獅子是天閹。再加上三年來,烏雞國風調雨順。
這五關,林陽都冇有甚麼興趣,因為撈不到好處,也冇有甚麼成心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