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唐_第20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能將遼東這麼塊燙手的山芋丟出去,李文暕明顯是求之不得的,以是,在先容遼東局勢時,可謂是言無不儘。

“多謝老將軍抬愛。”

“隻是,本宮既是奉旨而來,終歸得有所建立,卿且談談目下遼東之局勢好了。”

三月初三,範陽城(今之北京),幽州都督府後院書房中。

正因為此,李文暕對遼東局勢還是非常體味的。

那麼,接下來,那老妖婆還會有甚麼背工呢?

這情勢遠比李賢事前所估計的要嚴峻很多——在農耕期間,人丁就是統統的根本,冇有充足的人丁,統統都是空談。

李文暕滿臉誠惶誠恐之色地跪伏在李賢的麵前。

在過了渝關(古長城的起點)以後,李賢率部一起向遼東城急趕,卻未曾想這纔剛到了遼河古渡四周時,卻見一騎哨探從東麵奔馳而來。

“此事與卿無關,提及來本宮能一覽我大唐絢麗國土,還多虧了卿的那份本章。”

按理來講,似這等小官,底子無足輕重,不過,屈突詮既是如此慎重保舉,想來此人或許真有大本領也說不定。

“微臣實是冇想到一份奏摺罷了,竟累得殿下您萬裡遠赴遼東,微臣惶恐。”

屈突詮冇再多說些甚麼,直到將李賢送到了河對岸以後,這才深深地便是一躬。

“大賀氏部落聯盟兩位頭領李儘忠、孫萬榮皆貪得無厭之徒,頻頻以各種項目向我東夷都護府索要賦稅,若不滿足,則鼓勵部落民劫奪處所,周道生大哥體衰,底槍彈壓不住。”

“回殿下的話,遼東局勢恐有崩壞之兆,究其底子在於契丹諸部逐步強大,已有不循分之心機。”

“老將軍,還請一起保重。”

“粟末靺鞨現在是怎個狀況?”

三月十一日。

“嗯,有勞卿家了。”

果不其然,這纔剛在浮橋上走冇幾步,屈突詮便已低聲地開了口。

這都冇等李賢行禮呢,就見一騎報馬從浮橋上奔馳而來,直抵李賢麵前,而火線才麻溜地滾鞍下了馬背,順勢單膝點地。

對唐休璟其人,李賢有些印象,此人本來是吳王李恪典簽(從八品下),受累於吳王被汙謀反一案,放逐至遼東,多年不得起複,到現在,五十有三了,還是還隻是初級官員,

當初在分開京師前,高宗明顯承諾過不調安東都護府兵馬參戰的,但現在,到底還是調了,毫無疑問,這必然是武後鼓動的成果。

“走,看看去。”

“本來如此,軍情告急,本宮就不擔擱老將軍了。”

“報,稟太子殿下,幽州傳來急訊,周道生奉調回京,所遺之東夷都護府都護一職由原幷州長史趙文翽接任,此人目下已至範陽。”

“老將軍不必多禮了,您這是……”

他恰是大唐名將屈突通次子屈突詮。

在翻身上馬後,李賢笑著便走上前去,伸手虛虛一扶。

嗬,這還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聞言之下,一股不祥的預感當即便打心底裡狂湧了起來,但,李賢的神采卻還是安靜一如往昔。

“多謝太子殿下寬仁,老臣這就先護送您渡河。”

“嗯,遼東目下有多少漢民?”

這一見李賢底子未曾詰問根底,屈突詮頓時便大鬆了口氣。

“報,稟殿下,火線渡口處發明有雄師正在渡河,看燈號,應是安東都護府多數督屈突詮所部。”

大唐的移民實邊一貫做得不太到位——自太宗光複遼東以來,遼東的漢人總數不但冇增加,反倒一向在縮減,這都快成化外之地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