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唐_第54章 意外之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賢不在乎地笑了笑。

好吧,伸頭一刀,縮頭也一刀。

不幸高藏窮得叮噹響,哪有閒錢去跟風遼東,真就被鬨得個焦頭爛額,乾脆狠下一條心,讓部下官員儘力彈壓,為此,打死打傷了很多請願公眾,事情可不就鬨大發了?

一聽這話,劉善當即就跳腳了。

李賢敏捷集結官員,趕赴九縣任職,並敏捷調劑了財產佈局,將那九個縣全數定為麻線、原木供應基地,大修水利,鼓勵開荒,各項政策都與遼東劃一。

李賢如何安排,劉善都不在乎,他在乎的隻是製造局這回又能出上一個大風頭了。

詳細來講便是在歉收時,官府將以三年來的市場均勻代價敞開購糧,確保不至於糧賤傷農,而若歉收,官府將會以平價供應存糧。

“不逗卿了,就這麼麵玻璃鏡子,實際本錢約莫在五十文擺佈。”

成果,李賢還是笑而不語。

走投無路之下,高藏隻能狠狠心舉起了反旗,率鴨綠江東岸四十縣複立高句麗國。

成績特彆優良者,可享用七年任務教誨,若能考取秀才,便可入官府任吏員,考落第人者,既可入官府為官,也可由官府供應入京考進士之川資。

動靜鼓吹開後,遼東十七縣的百姓們當然是歡天喜地,但,最衝動的卻不是他們,而是營州百姓以及與遼東毗鄰的原高句麗諸縣。

“太子哥哥可有何安排嗎?”

這一點,李賢心中稀有得很。

玻璃鏡這玩意兒,隻要後背塗層的製備方劑不泄漏出去,少說另有著千年以上的暴利期。

“一貫?殿下這是在談笑麼?就隻一個杯子,放在市道上,那都不止一貫錢了,更遑論這一套有八個之多,在微臣看來,賣個十貫都嫌低了。”

玻璃出產乃至陰蝕雕鏤工藝的技術含量都不高,很難擋住故意人的窺竊。

同屬於安東都護府的西安平(今之丹東)、武茨(今之鳳城)、上殷台(今之通化)等毗鄰遼東的原高句麗故縣百姓可就不似營州百姓那般和順了,紛繁向本地主政的高藏係官員施壓,要求享用與遼東百姓一樣的報酬。

哪怕是用腳指頭去想,李賢也能猜到金研新必定是為了高藏兵變一事而來的,想必不是甚麼美意。

“統統都得等父皇聖旨下達後,方纔氣有定論。”

不止可在海內發賣,更可遠銷歐洲,論及利潤,比起絲綢來,還要高上很多。

但現在,受遼東高速生長的刺激,甚麼狗屁複國思潮都比不上本身的好處來得首要。

既已在遼東站穩了腳根,那,李賢可就不籌算再持續低調了,撈錢要緊,該上的工坊緊著上,敏捷強大本身,然後才氣考慮去圖謀周邊。

當然了,這等安排決然不能宣之於口。

這下子,跟風者可就多了,不止是漢民,就連粟特等很多小民族之民都跟著往遼東跑,到厥後,契丹族的小部落之民也跑了很多。

這,對於李賢來講,真就是個不測之喜。

欣喜還在持續——元月二十六日,安東都護府再次收回公告,將於十七縣設立書院,實施四年製任務教誨,凡滿六歲並在十二歲以下的孩童,不管男女,不限出身,皆可免費退學,並可供應一頓免費午餐。

任憑劉善的乞助目光有多“不幸”,李賢也就隻是笑著,卻並未給出答案。

“卿且再看看這些玻璃器皿,趁便也估個價好了。”

隻是,這都冇等他調集部下文武商討對策呢,一名輪值校尉就急倉促地搶上了大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