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唐_第54章 意外之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大抵的設想計劃,本宮都已清算得差未幾了,等卿將玻璃工坊建起來後,再一一完工製作,本年可有的是卿忙了。”

“殿下,微臣才疏學淺,實在估不出來了。”

“彆的,本宮這裡另有幾種工坊要建,一是冶金工坊,二是香皂工坊,三是酒精工坊,四是傢俱工坊,再有便是火藥工坊。”

自李賢主政遼東以來,一向實施的是低稅收輕徭役的政策,現在又加上了一條鼓勵農耕的政策——設立官府調度糧倉。

不止可在海內發賣,更可遠銷歐洲,論及利潤,比起絲綢來,還要高上很多。

“至於這玻璃鏡的後背塗層工藝麼,本宮就不假手彆人了,凡要出貨時,本宮自會親身脫手。”

任憑劉善的乞助目光有多“不幸”,李賢也就隻是笑著,卻並未給出答案。

“玻璃成品的發賣不比平常,等產品出產出來後,卿能夠製造局的名義,廣聚各路商旅,開上一個拍賣會,批量推出,由商賈去爭奪訂價並行銷天下,我們就儘管坐地收方便好。”

很簡樸,養寇自重唄,在遼東未曾完整崛起前,李賢底子不籌算對高句麗用兵,且讓高藏多對勁一兩年也冇啥大不了的。

但現在,受遼東高速生長的刺激,甚麼狗屁複國思潮都比不上本身的好處來得首要。

概因那些純潔透明的玻璃器具在燭火的映照下,實在是過分美輪美奐了些,他是真的被震驚到了。

要曉得西安劃一各縣民族成分龐大,雖說夙來貧困,但,民風倒是極其之彪悍。

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候裡,遷入遼東的各族百姓就多達二萬三千餘,終究,趙文翽與李儘忠等人都抓狂了,嚴令封閉遼河各處渡口,這纔算是勉強止住了這撥洶洶的移民大潮。

有不甘心者跑去處營州都督趙文翽抗議,成果,被惱羞成怒的趙文翽讓人亂棍打跑了。

“太子哥哥可有何安排嗎?”

有著唐休璟的諜報體係之支撐,李賢自是第一時候便已得知高藏的兵變行動。

理所當然地,奉上門來的肥肉,必定得吃。

劉善咬了咬牙,報出了個自發得差未幾的數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