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剛端著盒飯坐在康劍飛身邊,說道:“這小子悟性不錯,之前在輝星電影公司當過燈光師助理。阿飛,我想收他做門徒,帶到香港那邊去生長。”
草,我說這麼麵善,本來是你這長季子!
年青人奉迎地笑道:“康導,我叫張冬亮。”
那燈光師助手看起來20歲出頭,是在潘映紫的牽線下,前幾天跟幾個臨時演員一起打包當場招募的。此人春秋雖小,卻有著一股機警勁,見到康劍飛後趕緊端方地問候道:“康導好!”
場務組的人推著車早等在內裡,盒飯已經一盒一盒地在那邊擺好。
吳成剛點頭道:“是啊,傳聞台灣票房市場比來不景氣,真是件頭疼的事情。”
康劍飛上輩子跟張冬亮算是忘年交,常常被這廝呼來喝去,這下終究有機遇還返來了,咳嗽一聲道:“嗯,小夥子長得還不錯,今後跟著你師父好好乾,我看好你!”
再加上這段時候是電影淡季,可供放映的片源又少,兩家院線乾脆就這麼把《高興鬼》扔在那邊,要死不活地一向在次級影院上映著。
反觀東南亞地區,直到全數落畫時,《高興鬼》的總票房達到310多萬美圓,摺合港幣2300多萬。
老子穿越前,**還欠我兩頓飯錢呢。
樓楠光這才從地上爬起來,先前的兩組鏡頭,是影片中首要的笑點,他跟許貫英昨晚就在旅店裡排練了無數次。以康劍飛和林正瑛對這場戲的高要求,竟然也隻ng了兩次就過,實在是非常可貴。
幾個有眼力勁的演員捧著盒飯送過來,李賽鳳接過一個先遞給了康劍飛,問道:“師父,我演得還不錯吧?”
《高興鬼》在台灣的首日票房很糟糕,僅僅隻要30多萬台幣。如果之前兩年的標準,一週票房不敷300萬的話,賺的錢連劇場的包底費都不敷付。
這是個非常名譽的成績,足以排進1980年台灣年度票房榜前十……
“嗯,不錯,有所進步。”康劍飛笑著鼓勵道。
這類環境就是雞肋啊,持續上映又賺不了多少,直接落畫又有些可惜。
…………
樓楠光扭著屁股脫起了衣服,站在拍照機後的林正瑛猛一揮手,樓楠光當即往中間一撲,將那邊的一張太師椅給撞翻。
“放飯了!”
張冬亮,燈光師出身,厥後的身份是導演、編劇兼拍照師,不過乾得最好的還是拍照師,拿過很多拍照獎。曾擔負過甄子單版《錦衣衛》、趙微版《花木蘭》、《三國之見龍卸甲》等電影的拍照師。
“哢!籌辦下一組鏡頭。”一向看著導演取景器的陳勳旗當即喊道。
一個月疇昔,全台仍舊有8塊熒幕在放映《高興鬼》,可貴的是上座率竟然一向冇跌破3成,台灣累計票房也達到了820多萬,摺合港幣卻不敷200萬。
李賽鳳固然是這部電影的女配角,但細究起來仍舊是個花瓶,戲份跟她在《高興鬼》裡完整不能比。不過李賽鳳演技的進步有目共睹,台詞與神采都冇有她之前演戲那種生硬感受了,就連呆板的林正瑛都說她很有靈性。
上映的第二週,票房環境稍有轉機,但跟程龍的《師弟出馬》比起來,仍然要減色很多。半個月疇昔,《高興鬼》的台灣累計票房僅僅隻要500萬出頭,摺合港幣纔不幸的100萬。這數據分離到偌大的台灣市場,那真的是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