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你叫她梅姐,那你跟她很熟了,”雅琴衝動地說,“能不能幫我要一個署名啊。”
12月13日,香港的聖誕檔正式拉開序幕。
“你甚麼態度,信不信我找人砍死你。”
港島中環。
於此同時,上映一週的《聖誕奇遇結良緣》被消減上映場次,新寶院線騰出部分影院與嘉禾院線雙線聯映《繁華列車》。
“很好,”鄒聞懷對勁地點點頭,《繁華列車》也有嘉禾的一部分投資,開畫首日能夠如此火爆,嘉禾能夠撈一大筆。他俄然又問道,“《蜀山》那邊甚麼環境?”
“……”
這個聖誕檔。必定是《蜀山》與《繁華列車》二虎相爭。
“走吧走吧,去街劈麵看《繁華列車》。”
半山區,某彆墅內。
正籌辦分開的列隊觀眾,很多人問道:“《蜀山》究竟好欠都雅啊?”
嘉禾院線總經理遊移了一下,答覆道:“爆滿。”
雅琴笑道:“看來你要成梅豔芳第二了。”
顛末德寶電影公司與新寶院線的調和,《聖誕奇遇結良緣》提早整整一週上映,週末三天拿下496萬的票房,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成績。
“是啊,票都冇了,還等在這裡乾甚麼?”
雅琴義憤填膺地說:“你們公司如何連拍拖也管?太可愛了吧。”
要怪就怪《蜀山》之前的炒作太短長,從9月份就開端鼓吹,前後的鼓吹用度都花了500多萬,相稱於一部中等投資的港片的拍攝本錢。再加上在兩個國際電影節上拿大獎。又在歐洲賣得票房飛起。彆說是資深影迷,就連不如何看電影的家庭婦女。都被大量的鼓吹給勾起了觀影**。
“抱愧,真冇有了。有很多人提早訂了票。”
雖說前幾個月上映的港片數量暴增,但真正到了黃金檔期,新片數量一樣隻要那3、四部,說到底院線方還是如此強勢。
“抱愧,現在《蜀山》已經停止預售票,你隻能買當天的電影票。能夠明天8點今後再來。”
周惠敏笑道:“當然能夠,下次碰到梅姐我幫你要好幾張。”
“9點鐘的呢?”
“抱愧。已經賣光了。”
不到一小時一場,《小期間》的排片率的確堡壘了。像我這類極度討厭《小期間》的人,都被迫為《小期間3》進獻了一百多塊錢的票房。
籌辦吃晚餐的鄒聞懷接到院線總經理的電話:“鄒先生,好動靜,我們的好幾家劇場都爆滿了,上座率最低的影院也有8成以上。”
“也賣完了。”
“絕對是本年最都雅的電影,不看要悔怨。”
徐可佳耦說話的時候。歐洲那邊已經是半夜,《蜀山》在各國的首日票房固然冇有精確統計出來。但東方文娛發行公司已經收到了大抵的反應動靜。
雅琴咋舌道:“這麼多人,幸虧我們提早訂了票。不然明天就冇得看了。”
獨一的挑選就是:《小期間》。
不得不說,現在本地的電影市場太畸形了,排片率決定統統。不管你想看甚麼,抱愧,除了《小期間》還是《小期間》,你底子冇得挑選。
“10點20的3號廳另有2張,4號廳另有12張;10點40的5號廳另有18張,6號廳另有39張;11點20的1號廳另有40張,2號廳另有44張,再晚就是半夜場了。”
“7點20的《蜀山》另有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