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河山_第一百零八章 龍盤虎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二是神霄派。神霄派是英宗年間構成的以神霄玉清真王、青華帝君為宗師,五雷法、符篆、內煉為首要方術的玄門新家數,屬符篆三宗分衍的一支。神霄派的實際初創人是溫州永嘉人林靈素,他在流浪途中被一名趙姓羽士收為徒,得五雷法。

大定帝王崇道,在促進玄門辦理機製、實際和著作等生長的同時,也使玄門呈現了新的家數。

全真教創建才四十幾年,此般說來“全真七子”合法丁壯呀。

麵前這山,根盤地角,頂接天心。遠觀磨斷亂雲痕,近看平吞明月魄。左壁為掩,右壁為映。出的是雲,納的是霧。千峰競秀,萬壑爭流。瀑布斜飛,藤蘿倒掛。虎嘯時風生穀口,猿啼時月墜山腰。好似青黛染成千塊玉,碧紗覆蓋萬堆煙。

英宗繼位後,為了生長玄門,乃至不顧國度財力的匱乏而大興宮觀。政和元年七月,英宗建長生宮於京師,以祠熒惑。政和三年四月,他在出世地福寧殿東側建玉清昭陽宮,後因自稱神霄玉清王下凡,於政和七年蒲月改名為玉清神霄宮。政和五年四月,他於京師建葆真觀。政和六年四月,他又在皇宮四周建上清寶宮,並於城上建複道與皇宮相通,以便常常前去作齋醮和授等事,以後又鑄神霄九鼎,奉安於該宮的神霄殿。同年玄月,令天下洞天福地遍及修建宮觀,塑造聖像。政和七年,又令將天下天寧萬壽觀改建為神霄玉清萬壽宮,仍於殿上設長生大帝君、青華帝君神像。

這些,馮過並不清楚,幾近是一無所知,因為他是個無神論者,不信教。

一是天心派。天心派是正一派的一支,以傳授新符篆“天心正法”而得名,初創報酬“天心初祖”饒洞天。據記錄,饒洞天是撫州臨川人。太宗淳化五年八月,他自稱靠夢中神人指引,在華蓋山山頂掘地得玉仙經,題曰《天心經正法》。後遇羽士譚紫霄並得其道,才知仙經之妙,因而立天心派授徒。

秦楚以來,龍虎山正一道獲得進一步生長,天師的職位有了本色性的進步。天子不但命天師統領三山玄門,並且還向天師扣問治國之策。定真宗大中祥符五年,真宗改龍虎山真仙觀為上清觀。大中祥符八年,真宗冊封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為真靜先生,開天子為在職天師賜號之先河。彆的,真宗還在京師為張天師設立授籙院,並賜帑銀在龍虎山擴建上清觀。

崇寧元年八月,京師神霄宮建成,當明天子親身撰文並謄寫《神霄玉清萬壽宮記》,令京師神霄宮刻於碑上,以碑本賜天下摹勒立石,因而神霄玉清之祠遍天下。天子還於茅山建元符萬寧宮,在龍虎山遷建上清觀,增建靖通庵、靈寶觀等,使大定呈現宮觀盛極一時的征象。

劉幾娓娓道來:“北宗是為全真教,始創人王重陽改派,汲取儒、釋、道的部分思惟,主張三教合一。其掘地為穴,居於此中修道,榜其所居為‘活死人墓’。數年後,他得呂洞賓真傳,在關中廣收門徒,以‘三教同源’為根賦性指導思惟,組建了全真教。以後,他雲遊四方,在山東、河南等地傳道,其弟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1、郝大通和孫不二被稱為‘全真七子’。全真教開宗立派雖隻四十餘年,但在北方影響較大。”

“未登龍虎榜,且登龍虎山。一見三清易,三年一第難。劍埋光射鬥,雞鳴曉席關。乾坤誰清算,擬伴赤鬆閒。”劉幾誦罷,歎道:“此詩有訛,依我說,一見三清難,難於三年一舉第。聽聞那天師府乃是玄門聖地,普天之下前來朝聖者不知凡幾,有擾天師清修,倒是立下端方外人不成亂入。不然過龍虎山而不拜天師府,猶入寶山而空回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