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好姐夫_第107章 接見張白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張兄何來此言啊,世事難料,謹慎些是人之常情。張兄約薑某見麵,是不是未收到我的複書啊?”薑盛在信中已經寫明招安的事件,不曉得張白騎為何還要免談。

固然薑盛說了不禍及後代,但他能放過張寧,朝廷能放過嗎?張白騎決定去見薑盛。

薑盛僅帶了四名侍從出城去見張白騎,以示誠意,而張白騎卻帶了足有二百人,張白騎感覺本身現在還不能死,萬一官軍俄然發難,他也好安閒逃脫。

“鄙人乃張角的義子,我親目睹證了黃巾由盛而衰、短時毀滅,也多少悟出點甚麼了,以是我不想再害人了,這麼打下去,我實在不忍心看著這些來自百姓的將士們一個個死於非命。”

張寧是張角獨一的骨肉,如果留在黃巾軍中東奔西走,很難活下去,並且黃巾軍早已是日薄西山,苟延殘喘罷了。張白騎的獨一慾望就是讓張寧好好的活下去。

董卓等的機遇終究來了,是夜,巨大的一顆流星飛過,燒紅了半邊天,邊章、韓遂的虎帳中戰馬吃驚,叫喊不已,士卒們都被驚醒,早有很多人察看到這顆詭異的流星,前人最講這個甚麼前兆啊之類的。

“張兄固然開口,隻要本將能辦到的,必然會幫手。”

及至十一月中旬,西涼戰事仍無任何停頓,但因為戰事吃緊,不便於換將,十常侍就以靈帝的名義對西涼眾將領停止斥責,眾將都不是傻子,斥責嘛,當然要上供的,十常侍又發了一筆橫財,眾將對十常侍的痛恨又增加了一分。

世人擔憂張白騎是假投降,但薑盛帶人去見麵的事張白騎並未提及,是薑盛本身決定不帶兵去的。

董卓道:“現在我們固然處於倒黴職位,但隻要我們穩住軍心,等候機會,必然能擊退仇敵。如果連我們這些將領都惶恐失措,必將會擺盪軍心。如果分兵出戰,則會給仇敵各個擊破的機遇,得不償失!”

“仲穎,你有何見地啊?”張溫問董卓,仲穎是董卓的表字。

董卓道:“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因為朝廷的見怪而冒然反擊,到時候可不是斥責貶官的事了,而是丟腦袋的。隻要保住三輔之地,就算破不了賊兵,也是大功。”

張白騎在信中言瞭然歸降事件,但有兩個前提:一是放過張寧,二是善待黃巾殘部。

西線的涼州疆場上,北宮伯玉、邊章、韓遂各揮軍八萬攻打“三輔”之地,張溫用兵程度普通,隻是被動的戍守,皇甫嵩、周慎等人都勸以攻為守,但遭到了回絕。

固然韓遂等人嚴禁軍中議論流星乃災異之兆,但軍中所傳播的兵敗之兆還是伸展開來,這是兵士已經與官軍對峙了半年多了,早就有好戰情感,都想回金城郡去。

世人定見不一,爭辯著,唯見董卓一言不發。

董卓探得動靜,大喜過望,就與鮑鴻合兵一處,向韓遂大營俄然建議進犯,賊兵本就士氣降落,加上對峙時候較長,警戒心不高,麵對官軍的俄然攻擊猝不堪防,被官軍突入大營殺得大敗。

“薑將軍真乃至誠之人,實令罪將汗顏啊!”張白騎道。

張白騎收到信後,才鬆了一口氣,薑盛到底是仁者,張白騎俄然心中有些打動,而不再是仇恨的態度。他也看破了黃巾軍的結局,雖說本身還秉承著信心試圖東山複興,但實際讓張白騎不得不考慮這些信徒此後的餬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