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們轉動石彈到城門,堆積在門內,然後薑盛又在這些石彈上澆滿了桐油,令數百弓箭手嚴陣以待,中間就是已經撲滅的火堆。
城門被黃巾軍的衝車撞擊著,城門洞的灰塵瑟瑟掉落,守門的兵士趕緊跑上城頭陳述。
緊接著第二輪又來了,黃巾軍冇有把絞盤轉到底,再次發射石彈。
那架衝車也被引燃,難以利用,黃巾士卒們趕緊拖離,製止反對攻城,第二架衝車又被推了過來,夏侯蘭如法炮製,又燒燬了一架衝車。
卞喜得知糧草連日來被劫,大為惱火,帶領萬餘將士親身護送多量糧草北上利縣。
眭固率軍追擊,薑盛固然率軍死死抵當,但畢竟寡不敵眾,一敗再敗,撤光臨濟城的時候,僅剩了不敷五千的兵力,這是薑盛構造戰役以來的初次慘敗,固然益縣、壽光已經光複,但也是有城無兵。
薑盛對眾軍道:“黃巾賊那些物事叫做投石車,用法與弓箭差未幾,藉助木杆的反彈之力,把石塊投進城中,用以砸傷砸死守軍。各位看到飛石來的時候,要從速遁藏,製止傷亡。”
夏侯蘭見黃巾軍聚在東門外,就令人向東門外扔下數十個油壇,以火箭射之,黃巾軍趕緊後退,卻因身上被潑了桐油,冇有避開仗箭的攻擊,那些士卒們慘叫著在地上翻滾,死狀可怖。
眭固見情勢大好,就以博昌為按照地,停息了守勢,畢竟連日的進犯也讓黃巾軍身心怠倦,他們也需求休整。薑盛這塊硬骨頭,在兵力差異的環境,愣是給黃巾軍形成了近三萬人的傷亡,這讓眭固悄悄歎服。
第三次的時候,幾枚石彈正中城頭,七八名流兵被砸得血肉恍惚,慘不忍睹。
卞喜把物質運到利縣,卻被奉告益縣和壽光被官軍光複。因為縣城已歸入官軍之手,黃巾軍探子們冇有進得城去,不曉得城中官軍的數量,卞喜也隻好留在了利縣。
眭固見攻城進度遲緩,就讓弓箭手前移,以麋集的箭矢仰射城頭守軍,夏侯蘭不謹慎肩部中箭,趕緊矮身遁藏。
薑盛又令將士們周到監督其他三門外的動靜,萬一有黃巾軍從其他城門攻城,也好及時應對。
薑昌大喊道:“遁藏——!”
張寧雖說隻要十三歲,但顛末細心研讀《承平要術》上麵記錄的兵法戰術,也算是足智多謀了,聽聞薑盛的戰績以後也是深覺得許,難怪張白騎終究要決定歸降。
眭固他們固然把握了投石車的做法,但做工粗糙,難以精工製作,二十架投石車很快就報廢了,難以持續投射,但他們的步軍已經衝到了城下。
薑昌大驚,令夏侯蘭賣力城頭的保衛,而自率兵卒在東門內安插防備,那些落在城中的石彈,此時成了薑盛堵門的利器了。
黃巾軍中戰鼓響起,眭固一聲令下,二十架投石車裝好了石彈,伴跟著狠惡的破空之聲,二十塊石彈從黃巾後陣飛上了天空,然後直奔博昌城頭而來。
黃巾軍見此次砸中了,趕緊彌補石彈,連番投射石彈,砸死了數十名守軍,薑盛心中憤恨,但又無計可施,隻能任憑黃巾軍投射石彈。
世人趕緊半蹲在剁牆前麵,隻看到石彈重新頂飛過,落在城中,幾處民房被石彈擊中,房頂被砸出了一個大洞,內裡遁藏不及的百姓被砸死了很多人。
淩晨的時候,於禁奉告百姓,黃巾軍忙於北部的戰事,得空顧及此地,讓百姓們自發構造義勇軍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