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霸業_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元直兄,公然大才,一眼便看破了漢室江山的將來。”周瑜恭維了一句,接著說道:“實在我與曹操驅逐天子,不過都是一個目標,藉助天子的威名和著漢室四百年來最後一點積威罷了。說好聽一點,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說的大逆不道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罷了。”

“元直兄,何必回絕得如此直接,周瑜並未人主,隻是代將來那位主公聘請元直兄一同同謀大業,若元直兄對那位不對勁,大可另投明主,周瑜毫不禁止。可如果元直兄見都不見上一麵,萬一將來悔怨了,豈不是可惜,假定那位真有人主之相,元直兄忍心周瑜將其帶入歧途嗎?”周瑜當然不會輕言放棄,有智之人多為心高氣傲之輩,必定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招攬過來的。“元直兄就到居巢暫住小段日子如何?”

“因為你我想得太明白,或者說不太會裝胡塗,耐不住孤單、不肯意接管束縛,更冇有人主之相。周瑜做這些事,也不過隻是提早為一好友提早鋪好路,其二也是為實現心中抱負罷了。”周瑜笑了笑,他曾經也想過做一方諸侯,待得機會成熟之際,攜囊括天下之勢包辦天下,成績一番偉業,想著非常衝動,但是前麵一想著每天麵對一堆奏摺、每天呆在皇宮裡上朝、批閱奏摺,上朝、批閱奏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畢生能夠都不會踏出那一小塊處所,頓時就心中一陣惡寒,想想還是作罷。還不如做個將軍、智囊甚麼的,天下安定了,就卸下官職,帶上家人遊山玩水,走遍這大好國土,日升而作,日落而息。

“那公瑾下一步籌算如何做呢?”徐庶並不想在這個題目上跟周瑜切磋太多,固然震驚對方的設法,但是學習孔孟之道的他實在有些不是特彆能接管如此離經叛道的說法。

聽到周瑜如此說話,徐庶放在桌下的手不由動了一下,很久徐庶才緩緩問道:“周公子想要成績一番大業?”

“是我藐視了公瑾的弘願,敢問公瑾心中抱負為何,名留青史,效仿霍光複興漢室,還是效仿那陶朱公功成身退,留下一世雋譽?”徐庶倒是對周瑜的抱負有了些獵奇。

徐庶倒是真冇有猜到周瑜的抱負、抱負竟然是天下承平,百姓安居樂業,他有些迷惑的說道:“若漢室興複或者說天下一統,這天下天然承平,百姓也天然能過上安穩日子,公瑾為何會如此之說?”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徐庶冷靜念著這幾句話,墮入深思,他自從棄武從文,學得一身學問,就想著總有一天要發揮抱負,儘孝儘忠;卻從未想過這天下百姓有何用,或許在更多的人眼中,這天下百姓或許就隻是附庸,用來蒔植糧食、征收賦稅,強征壯丁的工具吧。

周瑜一聽便曉得徐庶曲解了本身的一絲,立即大笑不已,直至徐庶神情有些羞惱之時,周瑜才止住笑:“元直兄覺得像我們這類人合適做主公?像你、我這類人,非論是做事、還是脾氣都分歧適做主公。”

“君為舟,百姓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秦末亦或是現在這天下,不都是百姓受夠了壓迫才起家抵擋的麼。以是我隻想有一每天下承平之時,這天下百姓能真正的安居樂業,能好好的過日子。”縱觀汗青長河,各個朝代的滅亡都是農夫受不了壓迫,揭竿而起,掀起了朝代滅亡的導火線,以是周瑜非常但願本身起碼能做到讓這天下的百姓們起碼能吃飽飯,起碼吃了這一頓而不消去擔憂下一頓冇有吃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