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乃是袁術帳下劉勳所據,如何有吳兵?”,朱然嘲弄道。
“如何不成?”,衛旌問道,“隨行精卒三千,江浦近江,隻需暗中多造舟船,屆時孫將軍發兵取廬江之江南諸縣,渡江而應,以太守之名譽,九江十萬之眾歸江東矣”。
感謝雪蓮,風蜥,晟隍爺,書友196****19火之歡暢,黑夜眼睛正,非常感激,說真的,我越來越懶了,不過我持續對峙,諸位把票投過來吧,求打賞(厚臉求動力),保舉一本同業的書《三國之超等續命體係》,傳聞快上架了,有才氣的到時候大師支撐一下,給個首訂。
“公瑾隻是打趣,興霸莫要當真”,胡綜阻道。
“江浦不成為治所”,周瑜淡淡道。
“詭計詐計終不太小道爾”,衛旌鄙夷道。
世人聞言點頭,心中雖不喜袁術,不過袁家之勢隆望萬分,袁紹僅以庶子之名與暮年所累名譽,乃至有幽,冀之業,袁術多戰曹操,幾次以雄師壓境,不過何嘗賽過一次,卻可見袁術於軍略上無能。
“以和縣為治所如何?”,孫權不甘心問道。
“莫非從廬江而來?”,甘寧奇道。
“近不如江浦,遠不如居巢”,周瑜歎道。
“袁公路逢此亂世久矣,雖不通軍事,不消法度,無人主之相,卻非無謀匹夫,借力生勢,假陽使陰,天下諸侯無出其右者”,周瑜思考半晌說道,又不由笑道:“但是時運不濟,天不眷顧,方至於此,不然如何有兗州孟德,江東伯符之起?”
“彼乃小人,亦用小人之心測度,仲謀若治居巢,其心必欣然嫁女,覺得江東歸順,無所備矣”,周瑜遲緩開口解釋道。
孫權於宴中,分命魯肅為主薄,衛旌為長史,胡綜為功曹,朱然為督郵。太史慈,黃忠為門下督,甘寧為都尉,三人統歸中軍將軍周瑜之下。
“未料兩年未見,仲謀設法竄改如此之大”,周瑜輕拍孫權肩膀安撫,“胸懷天下者,瑜豈可不助,隻是不知仲謀可有膽北上一會中原豪傑?”
“仲謀覺得若治和縣,江浦,你有幾成掌控可攜民渡江?”,周瑜不答反問。
“先生覺得此三千精卒可駐九江?”,周瑜啞然發笑。
宴席將罷,周瑜將世人安設客舍,方走出客房,見孫權獨立於院中,目色有鬱,不由開口問道:“仲謀何事愁苦?”
下人已將宴席擺上,世人分座而落,周瑜問明孫策贈禮中有美酒,便儘數取來,與世人同飲。朱然,胡綜,孫權與周瑜是舊識,黃忠,甘寧,太史慈乃是新識,魯肅與大師方熟諳,世人舉杯共飲,又歡歌勸酒,心中愉悅。
“居巢如何為治所,此地闊彆江東,又鄰近壽春,廬江”,孫權奇特道。
“懦夫可為大將矣”,周瑜聞聽甘寧之言,開口讚道。
“江浦,和縣為屯田之所,四周民戶多聚在此,可為治所”,孫權坦白道,孫策曾發起發兵取當塗,涇縣等之地,選一為治所,不過此地皆是宗賊盜寇,與袁術有千絲萬縷之係,孫策若動,和縣之眾必被袁術監督,不得渡江。
“若如此,三千精銳,徒為袁術效力矣”,衛旌點頭絕望。
“袁不善兵,縱百萬亦不敷懼”,魯肅暢然說道。
亂世者,不但主則臣,臣亦擇主也。周瑜募兵助孫策從劉繇之手橫江,丹陽二郡,即率眾而反,非既認孫策為明主,實表兄弟之情。揚州豪傑遍起,除袁術,劉繇稱州牧之名,其他宗賊盜寇者不成勝數,如鄭寶,嚴白虎,陳禹之流,淼若河草,敗亡不過刹時。因而坐觀揚州豪雄之勢,擇明主而投,不但周瑜心境,亦揚州之士心境。孫權初任陽羨長,雖得高岱所薦,而不得士子投效,正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