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揚州牧劉繇”,劉繇奮力扶杖欲起,卻身材乏力,終究放棄,忍不住點頭而歎。
“恩師在陪正禮先生,二位且隨我去”,崔琰答道,又吵嘴微啟:“如何不見吳太守?”
“家兄已去募將”,孫權點頭而歎。
“不錯,不錯”,鄭玄看向孫權,點頭淺笑。
“此番前來,乃是請鄭公手劄一封,請冀州大將軍於匈奴中尋伯喈先生遺女,以續其學”,孫權聽他回絕,開口向鄭玄請道。
孫權不由獵奇問道:“策哥也同去拜訪康成公?”
“元歎先生且與仲謀去訪康成公,我去城東訪一故交”,孫策興趣勃勃說道,乘馬領騎便走。
三人上馬入城,一傍門卒趕緊接過馬來,孫策開口問道:“康成公在那邊居住?”
“終不見康成公退隱佐漢,以興炎劉”,劉繇聽鄭玄感慨,不由嘲弄一聲,“不知現在許貢王朗,華子魚之流安在?”
孫權,顧雍隨崔琰複行幾十步,隻見一籬笆板屋,院中雞鴨啄草,一老者鬚眉皆白懷中有一孩提,一中年人麵色慘白,正扶杖閉目,身邊一小年正奉養擺佈。
“想來伯符是去尋那太史子義了”,顧雍點頭歎道。
“此皆高士也,坐觀炎劉之亡而無所動,得遇新主必急獻策,與後戚閹宦之流何異”,劉繇在一旁痛聲罵道,情感失控又忍不住咳了幾口,嘴角流出絲絲血跡。
“劉將軍確切在康成公那邊”,士卒解釋道。
“還望先生能去吳縣,使元化先生醫治疾症”,孫權見他至此,心中忍不住顧恤,劉氏兄弟被讚二龍,乃是千裡駒,劉岱孝悌仁恕,虛己受人,卻不通軍事,為黃巾所殺,劉繇廉潔營私,不畏權貴,卻為袁術所破,將死他鄉。
“若為亂世,劉正禮亦一能臣”,顧雍見孫策談及劉繇,心中已知動靜,開口說道。
“同去”,孫策領二人率十餘騎朝陽羨而去。
“不想孫家子竟生得如此,陽羨和縣之事,我有所聞,若非此亂世,我定舉仲謀為孝廉,親授我業”,劉繇聽他說道,忍不住開口,複又點頭而歎,似厭此亂世。
顧雍與孫權二人向東而行,隻見路途四周儒生紛繁,坐地相敘,倚亭互答,不由感慨鄭玄名聲之大,引得如此之多學子而堆積陽羨。
“權欲從流民當選青壯五千覺得郡兵”,孫權開口先說道。
“劉正禮可在康成公那邊?”,孫權迷惑問向門卒。
“剋日所來劉繇降軍安在?”,孫策沉頓半晌後又開口問道。
“兩人但是來尋康成公?”
“我死以後,許都定派他報酬揚州牧,此物無所用矣,且留於仲謀作個念想,以謝孫氏安寧半壁揚州之情”。
“還望先生代為引見”,孫權開口請道。
“淮南若亂,盜賊必盛,如何不得治軍,何況衛稻粟,護鹽鐵,操舟楫,郡若不安,何故可富,郡若不富,何故得強?”
三人乘馬疾行,過了多數日方到陽羨,現在陽羨人丁已密,商店林立,較之吳縣已不遑多讓,孫權已快尋不到半年多年的陽羨模樣。
“不知仲謀赴九江後如何治郡?”,劉繇強忍病體,開口問道。
孫權,顧雍隻好低頭不言。
“顧元歎?”,老者見崔琰領二人而入,見此中一中年人似是見過,開口問道。
“......”,孫權心中點頭,確是故交,劉繇袁術二人各據揚州數郡,孫策請兵伐劉繇,江東許貢,王朗等人坐觀劉繇敗亡,不想現在劉繇將死,而世人皆敗,江東為孫策統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