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是姊夫已來”,劉表將手微拱請安,對這位春秋遠遜本身的中年儒士無法稱呼了聲姐夫。
“蠢物”,少女心頭受此一驚,微惱地在牛頭上悄悄打去。
“承彥先行去客室一覽荊襄漂亮,哎,月英丫頭已是及笄之年,卻難覓良婿,愁殺我也,惱人,惱人”,黃承彥將寒梅妝點劉表周身,點頭而笑似是看一樁對勁之作,見劉大要色似有不愉,趕緊又修整衣形,倉促向外疾步而去,邊走邊言語,似是對劉表辭詞,又似自言自語。
劉表派人將祝耽送去了驛館,表情先喜後愁,一股鬱結之氣藏於胸中,安步似的向後院走去。
“不知曹司空可曾與大將軍計議過此事?”,劉表聞聽此言,不由麵色凝重問道,張繡驍武,乃是他伏於荊襄之北的一顆棋子,雖未曾不過量希冀,但若被曹操剔除,不免心中不快。何況袁紹,劉表,曹操互盟為友,現在曹操卻擁奉天子,急不成耐欲向四方開辟,劉表心中不免不安。
“想來君子因道,小人因利,倒是合而不朋”,後院花圃中有人聽到劉表低語,開口迴應。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曹司空已向袁大將軍遣使谘問,大將軍並無貳言”,祝耽還是垂身恭敬,不過話語之間卻多了一絲玩味之氣。
瑟瑟風起,擷起一支蘆絮孤零而行,打了幾個圈兒後,終究偎在少女素襦胸前,少女將蘆絮輕捏於素指之間,伶仃躡足在寒潭外的小徑之上,凝睇寒潭上霜蘆破敗之景,一縷淺愁似從指尖縈縈而上,漫過心頭,忍不住小聲低吟了出來。
後續預報:宛城大戰篇
當年劉表困於荊襄,袁紹方得冀州安身,曹操尚為劉岱部下,袁術勢大,北連公孫瓚,東合陶謙,殺太守而占南陽,群盜匈奴為其虎倀,氣勢顯赫。三家遂暗結為盟,合作抵抗。不想現在皆為一方諸侯,卻相互猜忌算計。
“劉荊州過謙了,自從董賊亂政以後,天下盜賊簇擁而起,占郡跨州不生勝數,荊襄亦然,劉州牧能單騎入荊,剪滅禍亂,供奉天子不失臣禮,現在天下間又有幾人能及?”,使者祝耽雙目透暴露一絲崇拜之意,滿口誇獎道。
“君子因道而朋,小人因利而朋?君子與小人因何而朋?”,劉表有“八駿”之名,常常自喻君子,現在頓覺袁紹,曹操皆是小人,沉吟而道。
“此乃表分內之事爾,曹司空能躬奉天子,方為興漢能臣”,劉表躬身行了一禮,待使者將聖旨朗讀一遍以火線才接過聖旨,口中謙然回道。
歲末年關,鎮南將軍劉荊州府上天然是賀客連連,有荊襄朱門蒯,蔡二家,中小世家,以及劉表麾下眾將。現在劉表正喜意盈盈正坐於長官之上,客座上卻非荊襄人士。
黃家少女從臥牛山中出來時,天氣已是不早,夏季天高,不過冬雲凝重,藹藹垂於天涯之下,一抹殘陽染雲色,狀似青鳥浴紅衣。
“你且答覆曹司空,表已曉得了”,劉表輕擺衣袖,微吟了半晌,方纔略有失落答道。
“承彥也不知妹夫何事感念,不過新年總須高興些,院中寒梅好枝我方折下,此物最喻君子,宜妝妹夫八駿之姿”,中年儒士滑稽善辯,手指卻矯捷翻巧,劉表已是年老五十有幾,怎敵中年儒士氣盛力壯,抵擋不住之下,幾枝寒梅已夾擷在髮髻衣帶衣衽之間,遙眺望去,如同生出新枝的老樹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