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隻是心中顧恤袁薇,孫權歎道,“兄長早歇,明日有事相商”。
“恩”,孫策點頭入房中走去。
這就是孫權在和縣所定之計,以振學風之名,實募才之舉,江東雖有世家,其間大師不過顧,陸,張,魏,餘者皆是小家,而自董卓以來,士子難徙不在少數,荊州戶口百萬,劉表漢室宗親且有“八駿”之名,扶民養士,卻守戶無誌,士居荊襄而心未附,以此事縱不得大世家來投,中小世家及豪門後輩亦然故意來此遊學。
“孔文可有難處?”,孫策見高岱麵有難色,出口問道。
高岱麵有憂色,他代表其間中小世家權勢,展轉於顧陸張魏之間,周旋於孫氏淮泗世人之測,如果荊襄,淮南之士南渡,受害之大莫過於其間中小之家。
“來人,召顧雍,高岱,陳端,秦鬆,朱治速來”,孫策命人去請世人來。
孫策點頭而笑分開孫府,向府衙而去,隻餘下顧雍看向餘下兩三疊新紙的車中,咬咬牙也不推車,抱起紙來徑直而去。
“此紙甚好,不知若販售南北,以粟價多少?”
“那謀就卻之不恭了”,顧雍年方三十餘,卻一躍而起,向院中走去,想推車而走。
“仲謀何必又與老夫爭,且稍待些光陰雍即將書冊奉上”。
次日一早,孫權孫策二人夙起,孫策舞刀,孫權練劍,不過孫策刀勢剛猛,孫權不敢與他一同練武,自尋一處將五禽戲和劍法練了一同。然後見周泰率著兩名流卒推入府中一車紙來,孫權聞聲而上前一觀,隻見紙色泛黃,取起摩挲一邊直麵感受非常光滑,擺佈微微使力,卻不如這時平常紙普通隨便裂開。
“先入堂中,待幾人來時,集思廣益”,孫策見他皺眉,不由欣喜,孫權能想出此計已是一大助力,各種細節考慮完善不免有所不周。
“我心有所想,諸位且看可行否?”,孫權開口道。
“孫伯符,大事可成矣”,孫權故作勢高呼一聲,詼聲笑道。
“江左世家何故安之?”,孫策發明病症,他自渡江以來,與江左士族不睦,而險殺魏騰,又引世人不快,若引荊襄士族入江東,不免有隙(外來人和本地人的衝突,我解釋下是不是好癡人)。
“見者有份”,朱治上前從取過一大疊倉猝而出。
“聞大儒馬日磾在壽春,將軍可遣人邀之,袁術必定應與,江東學風之名可振,另鄭玄鄭公在徐州,亦可邀之”,陳端開口說道,馬日磾師承漢末大儒馬融(某女真汙了此名),名聲遍及天下,現在壽春。淮泗世人本是徐揚人,亦是外來者,也未幾慮再來荊襄人士。
“漢室顛覆,太學已是不存,不如以興學為民,再建一太學”,孫權說道,“名天然不成稱太學,不如易之為大學”。
“良才天然不敷”,孫策愁眉道,江東廣袤,僅憑淮泗部下與族中後輩領軍駐縣,吳郡,豫章,廬陵三郡可任太守,但縣中之事則多賴江左世家,除此以外,無人可用。
孫策轉頭看向孫權,目帶迷惑,“袁氏既滅,名聲儘毀,雖袁紹在冀州,我收袁術餘部,善其族人,已全恩德,喬公大恩,如何能夠平妻之禮納露兒?”
“成了”,孫權笑道,“有賴叔義之功”。
“乾係甚大,容我思之”,孫策聽完孫權之言,隻覺雖利大可見,不過模糊似有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