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撫天下_第三十六章 嘉親王永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哪個禦史辦的?伯元,你不是說,都察院裡,現在也有說和珅好話的人了嗎?”

“是那糟老頭子先失了公允,與你何乾?他失了公允,你再來對峙,最後得益的,隻會是那些奸佞小人罷了!這糟老頭子我也看不明白了,他本年多大了,不是都八十二歲了嗎?太子還冇定下來,你說說,這幾千年汗青上,有如許彆扭的皇上嗎?”楊吉越想越憤恚,竟連找阮元談天的初誌都忘了,還是把話題引到了太子一事上。

“是初彭齡初禦史,隻是初禦史為人向來樸直,與和珅並無來往啊。”

“當時和中堂說:‘皇上,臣覺得,這石經乃是千古典範,能對這千古典範考校裁斷的,隻要千古難覓之人。故而此裁斷之事,唯皇上能夠當之。彭元瑞妄自負大,私撰考校之文,乃是視聖上如無物,此大不敬之罪,還請皇上聖斷。’這番言語,我當日聽了,也殊為不解,皇上日理萬機,考校之事,本就不如火線戰事那般告急,和中堂非要讓皇上聖斷,這不是能人所難嗎?”

阮元看麵前此人時,隻覺他方麵大耳,手指白淨,身形安閒,言辭去處非常儉樸,並無平常皇族的繁華驕橫之氣。隻是儉樸當中,卻自有一番氣度,非久讀經史不能如此,絕非無學之輩。他常日朝會,也偶爾能夠見到這些親王宗室,曉得麵前此人就是乾隆第十五子,嘉親王永琰。隻是礙於宮禁規製森嚴,一向不得來往。此時見嘉親王出言相問,也回禮道:“回嘉親王,臣常日事件繁多,又兼癡頑,故而辦起事來比其彆人慢了很多,不得閒暇拜見嘉親王,是臣忽視了,本日原是要請嘉親王包涵的。嘉親王貴胄之身,原不該做如此謙辭。”

那彥成道:“那日也不知為何,彷彿是慶大人看到了你,故而和瑪法多說了幾句。慶大人我清楚,品德不壞,但為人處世,有些過於循規蹈矩。見你一年以內驟升三品,實在是有些定見的。不過這件事你得感激我,你常日訂正石經、文淵閣直閣,這些我看在眼裡,也天然和瑪法說過。故而瑪法知你勤懇,也和慶大人說了,他纔不再多言。”

萬壽寺在都城西北,自阜成門而出,至玉淵潭折爾向北,不久便到了。這日那彥成和阮元約好,卯正時分在阜成門彙合。可那彥成到了那邊,卻不測等了大半個時候,直到辰初時分,阮元才倉促而來。

楊吉想想,彷彿阮元另有很多話冇說出口。回想起本身剛纔說的話,不覺笑道:“伯元,看起來你也曉得,糟老頭子……不不不,皇上,還是冇有把你用對處所,以是籌辦趁這個機遇,先讓將來的皇上熟諳熟諳你,今後路就更好走了,是也不是?不過你如許啊,我看還是想得太簡樸,你自發得對二位親王劃一相待,他們便不會難堪於你。可他們或許……都會感覺你偏私對方呢?到阿誰時候,不管他們誰即位,都一定會信賴你啊?”

“我現在想,還是去一趟比較好。”阮元略深思了一會兒,道:“瑤華道人美意相邀,本來就不好推讓。更何況不管如何,萬壽寺與會的二位親王,總有一個是將來的皇上,遲早是要做君臣的。那麼與其避而遠之,不如去麵對他們,也都雅看將來的皇上是如何的人,想想該如何與他相處,起碼內心有些籌辦。至於彆的,我自會不偏不倚,隻將二位王爺視作親王,絕無偏私就是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