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撫天下_第三十五章 太子之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常大人。”慶桂安閒笑道:“常大人想是當時不在都城,或許不曉得,乾隆三十八年,皇上便已立下太子,特將寫有太子名字的聖旨,放在了正大光亮匾以後。到得太子繼任那一日,聖旨天然會公之於天下,常大人既然如此體貼太子人選,何不再等上些光陰呢?”

“皇上心機,我向來都猜不透。可我想來也是不解,皇上為甚麼早不看,晚不看,恰好要在我奏事之時,給我看康裡巎巎的書作呢?如果皇上不喜結婚王……劉侍郎,那太子便隻能是嘉親王了啊。”

隻聽此中一名侍郎道:“張大人,還記恰當日超勇公和嘉勇侯出征之時,結婚王那篇賦嗎。我歸去想想,結婚王不愧是天潢貴胄,你看那言辭氣度,就不是平常文人能達到的。尤厥前麵那部分頌詞,你還記得是甚麼嗎?”

阮荃也笑道:“爹爹,錢伯伯很短長呢,你看,這裡好多螞蟻,都被錢伯伯弄了過來,要不是錢伯伯,我都不曉得這裡有這麼多螞蟻呢。”

阮元所謂“廓爾喀戰事”,指的是這時清朝與西南廓爾喀(今尼泊爾)的戰役。之前幾年,廓爾喀就曾攻入清朝邊疆,但當時駐藏大臣巴忠擅自與廓爾喀通好,送了很多財賄疇昔,讓廓爾喀撤兵,巴忠謊報戰績,稱清軍已全勝,故而乾隆也將“第一次廓爾喀戰役”視為其一雄師功。不想幾年以後,廓爾喀捲土重來,眼看西藏邊軍難以抵擋,上一年年底,乾隆再次讓福康安和海蘭察兩員大將一同出征,直入廓爾喀要地,是為第二次廓爾喀戰役。但疆場畢竟間隔都城數萬裡,阮元不參與軍務,故而體味也未幾。

將來太子這個題目,阮元是繞不疇昔的。那日朝會後不久,乾隆依常例去熱河避暑山莊巡幸,阮元等很多人都留在都城。一個月後的一天,那彥成又到了揚州會館。

這一日正值禦門聽政,本來政事未幾,群臣早早便散去,走出內宮城,隻覺前麵幾位侍郎已是交頭接耳,再也諱飾不住,阮元固然對峙儲之事不太在乎,見了這番氣象,也不覺跟在幾名侍郎身後,想聽個大抵。

“常大人,可嘉親王他……那日超勇公和嘉勇侯出征,眼當作親王那篇賦文,是暢快淋漓。嘉親王呢,隻是祝酒一杯,祝二位將軍旗開得勝,如許的言辭去處,皇上便會立他做太子嗎?我看哪,或許皇上心機在定郡王身上,定郡王年紀大,人也慎重。”德明所言定郡王,是乾隆長孫,皇宗子永璜之子綿恩。因永璜早逝,乾隆一向非常記念這個宗子,對綿恩也格外信賴。

此時忽聽前麵一個老邁而有力的聲音道:“你等在那邊私語,是在說太子人選嗎?此事皇上早有決定,還需你們多問甚麼?如何,如果太子與你們所想並非一人,你們還要犯上反叛不成?”天然是阿桂的聲音了。常青等人都是平常文官,那裡有派頭與阿桂對抗?聽了這句話,也都各自拜過阿桂,連稱絕無此意,便即散了。

慶桂笑得安閒,可常青也曉得,這番笑意也是在警示於他,本身在太子題目上,已經儘禮,毫不會再多言一句,本身再問便是自討敗興了。想到這裡,常青也隻好還上一揖,與慶桂告彆。實在次年常青即因年老歸天,終究也不知太子人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