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因為此次戰亂,耗損了大梁的國力,西魏乘機打劫了大梁的大片國土。不幸,江左的富庶,禁不住此次戰亂的襲擾,擺盪了國之底子。自此今後,奠定了北強南弱的政治格式。
魏文帝大喜:“快快與朕呈上來!”
寺人把函件交到魏文帝的手中,魏文帝翻開,喜形於色:“好,太好了!”看了看身邊情感稍有和緩的宇文泰,將信遞給他:“大塚宰請過目!”
宇文護是權臣宇文泰的侄子,是宇文泰的謀臣,也是繼宇文泰以後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權臣。
李虎起家,不住地咳嗽,昂首的時候,和坐在魏文帝龍椅中間的權臣宇文泰目光交叉,李虎瞋目圓睜:“宇文泰,你怎能如此欺君?龍椅之側,是你坐的處所?莫非你是要效仿董卓曹操,想篡位自主嗎?”
魏文帝曾經效仿過漢獻帝衣帶詔,讓宮人帶出血書給獨孤信,但願他能結合忠義的將領討伐宇文家屬。而後,事情敗露,乙弗皇後替魏文帝承擔了罪名,被宇文泰一杯酒毒死了。
合法百官不知如何得救的時候,忽見殿彆傳來小寺人捧著加急函件,倉促走上來。
傳信的兵士直奔到朝堂之前,將函件托付到寺人的手中,當即暈倒在地。
朝堂之上,魏文帝正在封賞南征班師的將領。
一頂鳳鑾,在浩繁奴婢的簇擁下,緩緩前行,前麵有兵士開道。
宇文泰斜了一眼:“煩請陛下讀來與我等聽一聽!”
“陛下此言差矣,國度也是家,當今,新開辟之國土甚廣,邊疆未穩,鎮守邊關、守土之責更是千鈞重擔,為大師舍小家,獨孤大將軍必定會深明大義!”
“雪紛飛,新人淚,塵凡能有幾循環?憶前朝,舊人悲,乾坤鬥轉人已非!”
還未等宇文泰有所表示,宇文護就站出來:“陛下有令在先,獨孤信不得無詔還都!”
李虎義憤填膺,一口氣說完,不由哮喘、咳嗽起來。百官聽了,都竊竊私議。固然有人顧忌宇文家屬的權勢,但是,因為獨孤信夙來申明遠播,天下之人儘皆愛護,聽了李虎的一席話,還是有人想為獨孤信鳴不平的。
魏文帝看看趾高氣揚的宇文泰和咄咄逼人的宇文護,再看看沉默不語的文武百官,內心有磨難言。殊不知,他元寶炬是宇文泰攙扶的傀儡天子,朝政長年由這對叔侄把持著,百官要麼是宇文家屬的虎倀,要麼懾於宇文家屬的權威。即便有像獨孤信和李虎如許有勇有謀又忠肝義膽的有識之士,要麼死於宇文家屬的刀劍之下,要麼像獨孤信一樣被宇文家屬架空在朝堂以外。若不是李虎身材陵夷,也可貴回朝,這是宇文家屬的伎倆,既要倚靠六位柱國將軍開疆拓土,又要防備忠於天子的將領“清君側”,假借魏文帝之口,立下了“將領無詔不得還都”的端方。偌大朝堂,竟無一人能替他說話。
“是啊,獨孤大將軍交戰大抵有五載了吧?”
“但是,和家人團聚,享嫡親之樂,也是人之常情!”
魏文帝強顏:“平身吧!獨孤愛卿信中另有言,安閒外交戰以來,已稀有載未歸,甚是馳念家人妻兒。懇請班師還都,不知大塚宰意下如何?”
李虎不滿:“宇文護,你貴為驃騎大將軍,不會不曉得有功必賞吧?既然獨孤大將軍立下瞭如此豐功,不予嘉獎,反而讓他留守塞外,豈不有失朝廷威儀?據我所知,獨孤信這幾年來安定岷州、東討高歡、南征梁國、光複涼州,在外大小陣仗百餘,卻一向未有封賞,豈不讓在火線灑血的將士們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