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迷案_第四十九章 滄桑荒涼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我夢見揹著包,騎上駱駝,沿著古道,去那夢中的處所,大漠,胡楊,古樂,跳舞,洞窟,佛像,壁畫,經籍,古墓,寶藏,像一幅幅畫卷,從麵前而過。

敦煌磚雕畫藝術展,圖案絲路藝術,有佛,力士,蓮花虎,龍,牛,馬,駱駝等,每塊磚伶仃成雕鏤畫,或幾塊磚成一幅雕鏤畫,在磚上畫敦煌壁畫,莫高窟,新月泉,陽關等圖案,表示敦煌藝術。

敦煌畫像磚藝術展是仿照敦煌出土文物魏晉畫像磚而成,每塊磚伶仃成畫,或幾塊磚成一幅畫,在磚上畫敦煌壁畫,莫高窟,陽關,新月泉等敦煌藝術的圖案。

敦煌蠟染藝術展,各種飛天圖案,駱駝戈壁,壁畫故事等。

我們看了8個有代表性的洞窟,團體來講,北魏、盛唐、中唐期間的壁畫和泥像都很精彩,藝術代價極高,而清朝的作品相對生硬。有一個洞窟裡,一尊小的密斯泥像,傳聞是“天下第一笑”。導遊用電筒照著泥像,從下往上漸漸挪動,我們詫異地發明泥像本來是微淺笑,漸突變成笑得很光輝,臉上的肌肉都動了,眼睛也由本來的閉著變成微睜,單下巴變成了雙下巴,真是太奇異了。在彆的兩個洞窟裡,我們看到了飛天,本來飛天是指兩個神仙,一個叫飛,一個叫天;另有一幅極樂天下圖,那是畫師憑胡設想出來的佳構……洞窟外豔陽高照,洞窟內卻很陰涼,那些色采素淨的壁畫,冇法設想是1000年前的作品,這也多虧了敦煌枯燥的氣候,使這些壁畫能無缺地儲存下來。

敦煌剪紙藝術演出展,隻見一名中年婦女,身穿紅色唐裝,左手拿起一張大紅紙,右手拿起一把剪刀,先卡擦卡擦幾下就剪出大抵圖案,然後把紅紙鋪在桌子上,放下剪刀,拿起一把刻刀,揮動刻刀,一會兒,一張反彈琵琶就成像了,把剪好的紅紙,放到一邊,拿起一張紅紙,剪刀揮動,一張飛天外型躍然紙上,無以倫比的演出,吸引來很多觀眾圍觀,搶先采辦。

這邊是熱烈的敦煌藝術鷂子比賽,那邊是敦煌沙畫作品展覽,隻見動感沙畫,飛天迎賓,陽關飛雪,千年睡佛等,出色閃現,敦煌沙畫藝術是用敦煌鳴沙山上的五色沙粒,撒,拋,抹等伎倆,陰暗凸凹畫法,以敦煌莫高窟壁畫,名勝古蹟,敦煌故事,傳說人物等為題材,奇特的體例,在畫板上畫出一幅幅靜態的投影圖象,讓觀眾感遭到敦煌藝術的神韻。

在莫高窟,我們還聽到了很多讓人肉痛不已的事,這裡發明瞭幾萬卷的當代經籍,最精彩的被法國搶走了,一多量被英國搶走了,留給中國的,隻要殘破的5000卷。觀光這個處所,表情會很龐大,這謎一樣的、精彩絕倫卻又曆儘滄桑的莫高窟,怎能不讓人感慨?聽一段汗青,歎一段過往,莫高窟,不得不看,名不虛傳。

千古絕唱,敦煌古樂,響起,一個個飛天穿戴古色古香的各色紗衣,翩翩起舞,伸展肢體,反彈琵琶,腰鼓響起,一個個仙女身背腰鼓,雙手拿著鼓槌,一邊一下,互換敲著鼓,緩緩而入,敦煌舞和敦煌鼓勵,令觀眾如醉如癡,

敦煌,在影象中,一向是個充滿異域風情的處所,不管是她悠長的汗青,還是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首要城邦,以及聞名天下的莫高窟,和讓人充滿遐想的漢長城、玉門關、鳴沙山、新月泉,都深深吸引著我。終究,在一個初夏,我與最好的姐妹踏上了這片令人神馳的地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