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鼎1617_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議、封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好!打得好!”在皇極殿內服侍崇禎的王德化、王承恩二人,不動聲色的相互互換了一下眼神,都從對方眼睛深處看到了一絲微不成察的歡樂。

先是一群禦史台的禦史,聯名上書彈劾李守漢謊報軍功,傷害友軍罪名,要求派員到南中軍中,完整查清濟南之戰時,是否有貪功縱敵之事,為何隻要嶽托等人的盔甲燈號。倒是不見屍身首級?不猜想這份題本上去。惹得崇禎天子勃然大怒,“朕之將領殺敵報國,爾等豎儒卻在此吹毛求疵?意欲何為?”

王德化有些慍怒了。

崇禎十二年(1639)仲春,清受命大將軍多爾袞率軍飽掠後,從山東北返至天津衛,渡運河東歸。三月初九,清軍從青山口出關,退回遼東。是役,清軍入關達半年,深切二千裡,攻占保定、濟南二府、三州、五十五縣,二關;殺明總督2、守備以大將吏百餘人;俘獲人丁三十萬不足、黃金四千餘兩、白銀九十七萬餘兩。中原群眾所蒙受的磨難和財產喪失無可計量。

內閣這些日子收到的關於彈劾李守漢及南中軍的文書題本不計其數,來自四周八方,罪名更是五花八門。

身為崇禎的寵臣,楊大人對天子的設法很清楚,目睹東林權勢又有所收縮,各地軍頭們日漸放肆。現在有了李守漢如許一個表率,剛好能夠用來製衡東林和東林所代表的文官個人,打壓那些驕橫放肆,卻又擾民不足禦敵不敷的軍棍們。

這一天,當場杖斃了三十餘名禦史言官。

隻要手執拂塵站在崇禎書案旁的王承恩,指著題本上一個名字陰陰的說了一句。“皇爺。此人的名字奴婢倒是傳聞過。”

見內閣之意果斷,王德化等人也隻得悻悻作罷,少不得命人寫了手劄,連夜快馬送至楊柳青守漢大營當中,好好的告了朝中文官一狀。

連續串的旨意收回,如同春雷普通炸得世人呆若木雞。官職、差使、地盤、爵位,饒是曉得明天崇禎要多量發官職的周延儒、楊嗣昌等內閣世人都是呆了半晌。不但封伯,並且還領鐵券,這就是世襲伯爵,而不是流爵。還將提鎮兩廣的差使交給了李某,這便無疑是將嶺南之地拱手相讓。且又賜了其號角南粵,更令其辦理閩粵浙三省海防緝私事件,營號,這是多麼的恩賜,多麼的權勢啊?大明將領封伯的纔有幾人?

“寧遠伯?!”王承恩幾近要跳起來罵人了。

便是他們手中的廷杖,也是專門由栗木製成。擊人的一端削成槌狀,且包有鐵皮,鐵皮上另有倒勾,一棒擊下去,行刑人再順勢一扯,鋒利的倒勾就會把受刑人身上連皮帶肉撕下一大塊來。

錦衣衛們當下心中雪亮。這是公公們要給南中軍的李大將軍一個交代,特地要借幾顆言官的人頭來。

“恰是!日前從禮部錢侍郎之議,封李將軍為龍虎將軍,此職恰為當年老奴為我朝命官之職,世人皆不覺得美。然李將軍今後職,蕩寇於粵省,平夷在珠江,又有何不成?公公切勿覺得意。”

看著堆積如山的文書,楊嗣昌暗自點頭。

“寧遠伯?”聽了聖旨當中對本身的一番嘉獎封典,守漢不由得啞然發笑。之前本身的官職是龍虎將軍,打出燈號來就令一眾遼東反賊們如瘋似狂的進犯了,如果今後再碰到這群建奴,打出寧遠伯的旗號來,這群傢夥會若那邊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