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鼎1617_一百六十章 工業券和黃牛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吳家老邁也是利用這類蘸水筆的熟行,看了一眼先生在賬簿上寫的幾行字,“茲有七海村吳永海售糧一百零七石,糧款八兩七錢七分四厘。本人提出收取四元銀元,餘額完整以產業券付出。”不由得讚歎一聲,“先生好字!”

聽了糧行伴計帶有些遺憾可惜的口氣,吳永海心中固然悔得腸子都要青了,但是大要上卻還是一臉安靜,“冇啥,這不是頭一年嗎,轉頭到了春季的稻子下來就有經曆了!”

“老兄,請留步!老兄請留步!”

“該死的!又是阿誰傢夥!”

我們的先人留下一句話,“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在酷刑拷問之下,很快,這些由各村各州縣閒人構成的黃牛們,便供出了幕後的教唆和資金的來源。

這就是南中商報。

“好叫您曉得,現在市道上的普通米商收買代價是三分一擔的船埠價,他們的代價想必您老也曉得,固然不高,但是不看含水量等目標。您的這一百多石稻穀,大多是介乎於一級和二級之間。一級稻穀的收賣價照將軍府的佈告,是三倍於市場價,也就是在一錢以內,二級稻穀的比一級的小小的低一些,八分銀子一石。您的這個穀子,我們幾小我構和了一下啊,感覺給您八分二厘,您意下如何?”

“這用產業券買的東西就是便宜啊!”一名大腹便便的販子同他的合股人高談闊論。

兩名巡檢將那黃牛黨用法繩捆綁的如同粽子普通,從身上、錢搭子裡搜出了很多東西。

他有些擔憂的看了一眼附近的船隊,那邊麵有很多船隻是從漳州一帶過來的,彷彿和方纔接管招安不久的鄭芝龍有點乾係。這些海賊們!一貫的膽小妄為慣了!不曉得天高地厚!

“一百四十蚊!少一文也不賣!”

“埋冇短刀一把。南中通寶不敷十貫,銀元二十一枚。產業券五十千文。”

賬房先生警悟的看了吳永海一眼,細心的打量了一番麵前這個臉上略帶著幾分奸刁的農夫,雖說看上去不是甚麼能夠和渾厚儉樸等詞彙掛鉤的模樣,但也不算是歹人。

船老邁站在桅杆上向遠處瞭望疇昔,為首的那條大船上,船首鮮明一具黃金鑲嵌白銀鑄成的虎頭。

“丟那馬!用產業券買東西本來冇事,歸正主公那麼多的東西老是要向外賣的,但是,你們不交稅就不對了!”

賬房先生心中悄悄的擦了一把盜汗,該死!好險!差點就把這爺三個當作詭計打劫糧行的歹人了!

“老爺,另有一百捆布,每捆十匹。各色鐵鍋二千個,熟鐵犁鏵一百一十架。”

吳永海非常果斷的一拍大腿,“好!賣了!”

南中商報上麵登載的文章,除了推行各種農業科技以外,大多是各種百般的公文告訴,和鼓吹南中軍的各項政策辦法,於不經意間潛移默化的完成了對公眾的教誨和發矇。

“先生,結賬。”

近似的事情在各大糧行的售糧點都有產生,環境被各地巡檢彙總以後上報到巡檢司包中辰那邊,也是讓這位號稱包公的先人發了愁。

內心罵著,手裡的活計涓滴冇有停下,將手中的木杆蘸水筆伸到墨水瓶中,沾了點墨水,開端在帳本上謄寫下吳永海一家的售糧收據上的號碼,以備曰後稽查,

“是,我們之前冇有打過交道,但是現在不就開端打交道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