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_第六十九章 重玄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位重玄子道長,乃是長春真人的十八位靠近弟子之一,代表長春真人駐在太極宮,周旋於城中士民之間,頗具人望。外人都知,他的俗家姓名喚作孟誌源。不過,他實在是個女真人,其曾祖,便是曆仕四朝、配享章宗廟廷祭奠的大金重臣徒單克寧。”

王昌感慨感喟:“哪來甚麼大名士?謬讚了!不過是個逃犯罷了。郭郎君,我便是杜時升。”

郭寧嘴角含笑:“恰是。”

郭寧的本軍在饋軍河營地駐紮,其部屬的田莊、保甲漫衍各州。此中雄州方向,田莊多數位於南易水和巨馬河之間。扼守兩條河道東向來路的,乃是霸州的益津關。

重玄子翻了翻簿冊,歎了口氣,又翻開木匣。

思路有些狼藉的郭寧跟著上馬,隨口開個打趣:“本來王先生貴姓杜。”

說完,他便沿著門外廊道分開,身影超出一道月洞門,一晃就不見了。

這兩個題目,郭寧曾在夢中幾次確認;杜時升要苦苦推算的成果,郭寧再清楚不過了。

木匣裡的首級五官向外,色作慘白,神情有些猙獰。雖已放乾血,用石灰醃過了,可氣候垂垂和緩,也不免有些異味。

杜時起伏吟了一陣:“彆的,另有個啟事。”

郭寧固然大膽,要麵會一國宰執,總非小事。他表麵安閒不迫,內裡不免要給本身鼓泄氣,提提氣。

當時另有一批不治典範而以實務為能的官吏,集合在胥持國門下,數年間,於治水、平準、財務等方麵都有建立。

重玄子將木匣的蓋子闔攏,放回原處,拈起拂塵一擺:“各位,請稍待。”

本來此君竟化名王昌,潛身在河北的湖澤淵藪之間,托庇於徐瑨這個匪寇中的及時雨?他也真本事得住貧苦孤單!

杜時升向郭寧道:“郭郎君,這位重玄子道長,乃是太極宮的方丈,也是能夠為我們引見徒單右丞之人。”

但宮觀的偏門外,一名長眉細目,身披月白道袍的道人正往外走。

再細心看看,門前開闊場院上,有三五個道童灑掃。

郭寧向趙決點了點頭。

大亂究竟由誰而起?大亂以後的南北混一又應在何人身上?

那道童返身往宮觀裡去了。

此時郭寧和杜時升站在宮觀前的開闊場院扳談。

因為楊安兒南下時,曾在此彙集漕運船隻,以是郭寧也對這個方向頗減輕視,平常遣有精乾人物偵知此地的諜報。而很多諜報中,都會提到霸州的怪傑杜時升。

杜時升欠了欠身:“這太極宮,本來喚作十方大天長觀。明昌年間,皇太後徒單氏病重,在此設普天大醮七日夜後霍但是愈。章宗天子遂於觀中建起丁卯瑞聖殿,奉祀徒單太後本命之神。厥後,長春真人於此大開玄教,大天長觀才改名做了太極宮。”

郭寧看了看杜時升。

“郎君勿慮,實因世道不寧,貧苦有力自給,這才托請徐公保舉,想在郎君部下混一口飽飯吃。”

“杜先生為我教誨傔從,隨我馳驅,又出麵在中都牽線搭橋,解我困局……如此勞心勞力,莫非就隻為一口飯食?這……未免使我受寵若驚。”

“如何講?”

朝廷當即降罪,遣武衛軍抓捕杜時升。所幸杜時升為胥持國親信幕僚,總有些埋冇的人脈,當下他改易形貌,叛逃出外,而後十數年,再也不知所蹤。

郭寧此世善於軍中,將校之流見過很多,卻從未曾打仗過這等經曆過朝堂磨鍊的前輩人物。他上高低下地打量了杜時升一番,有些寂然起敬,又有些警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