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_第一百七十七章 濟南(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相州是彰德軍節度使駐地,當今的大金天子孤身入中都擔當皇位,除了宗子守忠本就在中都以外,家人全都在相州……這處所是千萬不能有失的。

大抵而言,山東東西兩路的地理中間,乃是泰山、魯山、沂山、蒙山等群山構建的魯中南山地。而山東的經濟中間腸帶,則是環繞著魯中南山地的半環狀平原地區。在這個地區中,漫衍著麋集的城池阡陌,並有鹽、絲、瓷器、藥材等諸多產出。

前後兩日。

而當中都政變結束,新的天子儘力整閤中都軍政,企圖對抗蒙古,成吉思汗卻棄中都於不顧,再度南下。

蒙古軍在南下過程中,不竭地糾合處所上投降之人,對金國地形險要、兵馬變更的認知越來越清楚,他們長途奔襲的戰法,也越來越莫測。

同時,濟南府也是山東東西兩路諸多州府中,人丁最麋集,經濟最發財的。遵循泰和年間的數字,濟南的戶數多達三十萬,是東平和益都的三倍,而占有全部山東的六分之一。其軍事上的潛力、其計謀上的支撐感化,在山東兩路都可謂首屈一指。

考慮到山東路平原地帶環繞魯中南山地的局麵,濟南府又正處在這個半環形平原的中間位置,是兩路的關鍵地點。

而漕河沿線的景、滄等州,其運輸中轉的服從遠遠超越防備服從,也冇法成為蒙古軍的停滯。

濟南守軍兵力很多,但連日來隻傳聞數百裡外的開、滑等州和黃河沿線廝殺,不免懶惰。

完顏撒剌統轄山東兩路兵馬,手裡的統軍司鎮防諸軍,起碼有四萬以上的兵力,如果他在蒙古軍犯境今後的數月裡儘力增兵,包括各地兵馬總管府的射糧軍、牢城軍和巡檢司土兵,擴大到八萬也駁詰事。

眼下的局麵,已經不再是完顏撒剌坐鎮山東,隻剩下益都的山東統軍使,和方纔節製萊州的定水兵節度使,這會兒俱都麵對勁敵,怕是該抱團取暖了。

完顏撒剌之以是逼迫郭寧去往益都,便是因為他擺在濟州、東劃一地的人馬皆動,本來東平、濟南、益都的安定防地有所疏漏,需求及時彌補。

“是!”

“是!”

在蒙古軍突入河北今後,位於這個半環狀地區西北麵的諸多軍州,邇來成了抵抗蒙古軍的火線。這條火線依托濟州的黃河岔流,經梁山泊到北清河至海,以沿途的東平府、濟南府、益都府三地,作為軍事上的關頭節點。

他挺身直立,握緊了腰間刀柄。過了會兒,他沉聲道:“急傳掖縣方向,召靖安民、仇會洛、郝端返來軍議。”

這類高速矯捷,大進大退的戰術,用於日趨機器癡鈍的金軍,的確如同碾壓。短短一個月的時候裡,蒙古軍持續擊潰朝廷兵馬六路,幾近使得中都成為孤城。

“是!”

成吉思汗差遣潰兵為先導,遂入河間府。

“中軍擂鼓,召汪世顯、李霆等諸將軍議!”

蒙古軍畢竟擅迂迴、奇襲、野戰,而不擅攻城。

他自從在河北塘泊間與拖雷交過手,隨即就把全數精力投到了中都,投到了從大金朝廷中打劫好處。這會兒諸事大抵底定,兜轉返來再看大金與蒙古的廝殺過程,隻感覺觸目驚心。

到郭寧率部南下萊州之時,蒙古軍進一步擴大其節製地區,但是,如真定、大名、益都、東平、濟南這些真正顛末很多年運營,可謂金城湯池的重鎮,即使也遭蒙古軍輕騎的襲擾,卻始終是安然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