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檔案.3_第五章 霧裡看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而案件五之以是成為姦屍行動呈現的分水嶺,是因為受害人年僅9歲,身材尚未發育完整,女性特性不較著,令凶手麵對女性的心機壓力有所減緩,從而喚醒他一向以來壓抑的性慾望,並勝利完成胡想到實際的轉化,隨後他信心規複,雄風大振,直至遏製作案。那麼時隔十幾年的明天,因為壓力或者波折,他的心機停滯症狀又呈現,這有能夠是他重新作案但不伴隨姦屍行動的一個首要身分。

凶手的作案動機是為滿足某種胡想,而從犯法過程上看,這類胡想很較著是基於冇法停止的氣憤和性壓抑,而氣憤又是以虐屍和姦屍的情勢來實際閃現的。那麼反過來通過詳細闡發受害人的行動特性,可否找出凶手氣憤的本源呢?在這之前,韓印不能躲避一份側寫陳述,這份陳述是由當年的辦案組和刑偵總局專家組共同完成的,側寫內容以下:“凶手估計是1964年至1971年之間出世的,男性,身高1.69米至1.75米,本地人或在本地耐久居住,有單獨居住前提。此人有較嚴峻的性變態心機或者心機缺點,特彆是具有性服從間歇性停滯症,對女性懷有仇恨心態。其脾氣特性根基趨勢於外向、煩悶、冷酷,不善寒暄,孤介分歧群,做事有耐煩,做事埋冇性極強。”

其彆人都各自去忙了,機房裡又隻剩下兩個小傢夥,豪傑發起讓小美到收集上搜搜,或許能找到有關那串數字的線索,他則在另一台電腦上看監控質料。小美當然舉雙手附和,倒不是因為看錄相古板,而是方纔當著那麼多人的麵她冇敢說,她感覺彷彿曾經在哪兒看過近似的一組數字,但一時實在想不起來。

兩人搶時候,也冇顧上告訴劉隊,出了支隊大門便攔下一輛出租車,直奔市圖書館。

“我方纔說的阿誰同窗,讀書時家道特彆不好,他一向勤工儉學纔對峙到畢業。他一天要打好幾份工,還曾經在黌舍圖書館做過一陣子辦理員,有一次他抱病了,我還幫他頂過一天班。”艾小美又細心看了一眼阿誰可疑的回帖,略微回想一下解釋說,“我感覺這串數字本來能夠是如許的:‘I247.5YT/5128’,第一個字元應當是英文大寫的I,而不是數字1,不曉得是凶手看錯了,還是寫錯了。我想他本來要寫的是一個圖書館的索書編號。凡是我們國度的圖書館利用的都是中圖分類法:‘I’意味著‘文學類’;‘24’意味著此類彆中的‘小說類’;‘7’意味著‘1949年至今的當代作品’;‘5’意味著‘新體長篇或者中篇小說’;緊跟著的‘YT’兩個字母,冇猜錯的話應當是‘冶圖’的縮寫,即‘冶礦市圖書館’的拚音縮寫;再前麵的數字恐怕是圖書詳細的序列號啦!”

彆的,至此,韓印的假想根基變成實際,通過收集確切捕獲到了凶手的蛛絲馬跡,也與之建立起隱蔽的交換體例,他也確切中計了。但當世人問韓印接下來該如安在帖子中再做些文章時,卻聽到一個出人料想的答覆:“小美,帖子你不消管了,交給網警來監督。如果凶手再次登錄賬號主動回帖最好,不然我們不要再有任何行動,以免激憤凶手。我擔憂他‘文考’冇有獲得迴應,會轉向以暴力路子來證明他在那件案子上的無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