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君天下_一六八章 平心,天下不可嬉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便是朕有錯,他胤礽何必又裝無辜?朕,看著他又能玩出甚麼花腔來!我愛新覺羅本就是頓時奪天下,朕,等著他!”

三代傳承本已安之若素,偏是因為皇上的一時起意再生波瀾,說的輕是皇上自尋煩惱,套用都城俚語:玩呐?!

社者,傳說上古大水,水正共工之子句龍就讓人們挖土堆丘,人在土丘之上居住以避大水,每丘可住25戶,稱為“社”。句龍身後被奉為土神,也叫社神,稱之為後土。烈山氏的兒子柱做夏的稷正,掌管農業,身後被奉為農神,也叫五穀神。社稷著生養萬物,與江山並稱便是全部國度。

刀指太子,太子焉能坐以待斃?三十年的太子,朝野當中自是盤根錯節,單是上書房中就有兩人互以援引,誇大點說,哪怕太子舉起振臂,從者怕不下十之二三!

“臣不敢,但臣有一言不吐不快,說完,請就鼎鑊,”張廷玉重重叩首,“皇上,這天下既是您的,也是朝臣的,更是天下人的,千萬不成嬉玩!”

念及此,康熙澀聲一語,“衡臣,你這是在痛恨朕?”

人可為江山社稷而病,但能為江山社稷而病的隻要一名,那就是皇上,正所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除此以外,怕是旁人就要嘲笑一句,你配麼?難怪張廷玉要加上不恬的前綴。

“社稷?”康熙饒有興趣的看著張廷玉。

張廷玉說“社稷”二字但是重讀的。重音是誇大也是如有所指。《周禮考工記》有載,社稷壇立於王宮之右,與王宮之左的宗廟相對,前者為地盤五穀,後者代表皇家血緣,張廷玉所重讀的“社稷”就是引申後者!

“哎——”康熙一歎以後又是握拳,“倒是你剛纔那句話說的好,這天下既是朕的,也是朝臣的,更是天下人的,任誰不成嬉玩!”

再說,他本來就是背工好不好?繞了一個大圈子再歸去,吃撐了?

天下既屬皇上,也屬朝臣的,更屬天下人,此言雖是大不諱,但確是張廷玉忠心為國的至心話,“好,好,好!”康熙鼓掌,一點道出三個好字,“大丈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張衡臣當得此稱!了結君王事,不計身後名,你張衡臣公然有首輔之才,朕,冇有看錯你!”

治大國如烹小鮮,本是皇上常掛在嘴邊的一句,此時昏而亂鏟,卻期望皇太孫做背工,能夠麼?一方麵,對叔伯們拳打腳踢早已證明太孫純孝,這時候會忠孝不能分身的斷橋看流水?上陣老是父子兵!另一方麵,若太子有失,太孫焉能如泰山?為自保太孫也不能置身事外。就那鄔思道,“不爭是爭”於暗鬥中能放之諸皇子而皆準,明爭,說不定有甚麼吃人不吐骨頭的主張!

“臣——”張廷玉要哭了,本身本來是要勸皇上不成擺盪情意的,可皇上連“幫”字說出口,明顯已是乾綱專斷,君作盤石,臣為蒲葦。盤石方且厚,能夠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朝夕間。眼圈由不得一紅,“皇上,莫非就不成挽回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