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右手一劃,做了個砍頭的手勢。
又折騰了一早晨,崔耕自歸去補覺。第二天下午,纔去拜見張昌宗。
最後,武則天想來想去,想到了新進的寵臣崔英的頭上。此人敢在金殿上應懟武三思,膽量是有的。做事總能另辟門路,才調也不賴。獨一可慮者,此人是張昌宗的人,有偏有向。
“當了王爺,您便能夠自辟僚屬,這也讓您的親信部下有個官身,行事甚為便利。比如昨晚之事,宋霸子如果有了官身,承平公主豈能說殺就殺?就算從招攬人才的角度來看,也比現在強很多。”
張昌宗頗感興趣的道:“另有第三樣好處嗎?”
崔耕彌補道:“她們有互換前提,情願壓服李家和武家共同上書,請陛下立您為王。”
方纔走到半路,劈麵正碰到了前來尋他的寺人武壯。因而乎,和武壯一起,來到秋信宮,麵見武則天。
但是,該讓誰來查案呢?
武則天輕歎一聲,道;“張死了。”
武則天細心一想,崔耕所言也有事理,點頭道:“如此也好,那就以六郎為正,崔英為副,共同查辦此案,不成怠慢。”
張昌宗聽了這話,麵前一亮,道:“有事理啊……嗯,你持續說下去。”
武則天道:“唐愛卿,你跟崔郎中說說。”
不過,今晚二張想捉承平公主和上官婉兒的奸,分開了秋信宮。那些部下冇找著人,先和那幾個小寺人撞上了,又不利的碰到了張,才產生了本日之事。
剛纔秋信宮中傳來陣陣喊殺之聲,申明出了刺客。但想必以武則天身邊的保護,那幫子刺客絕對討不了好去,大師都冇放在心上。
好死不死的是,張連夜研討太子遇刺案,並冇有入眠。聽到動靜,從速帶人來援助,恰好把要逃命的刺客給堵上了。
“甚麼啊?”崔耕苦笑道:“就說了會兒話,還冇如何著呢,陛下就命人四周找我。我趕快出來,她們也不敢爛,實在啥也冇乾。”
崔耕道:“話可不能這麼說,現在王爺的名頭是冇甚麼用,但是今後……有道是名不正則言不順。以您現在這個身份,若在陛下百年以後,爭奪皇位,實在難以讓民氣服。但如果正兒八經的王爺,可就硬氣多了。”
然後,唐休將秋信宮刺駕案的顛末,扼要地對崔耕說了一遍。
……
張易之在秋信宮內自有住處,那傳令的小寺人剛帶著幾小我走冇多遠,就碰到了黑衣刺客,發了一聲喊。
崔耕說了這麼多好處,張昌宗俄然有些患得患失起來,道:“彆人都好說,李旦能同意保舉我?”
崔耕道:“此人是誰?隻要張常侍捨得,下官願效犬馬之勞!”
“啊?”崔耕忍不住驚撥出聲。
張昌宗臉上暴露了促狹的笑意,道:“如何樣?承平公主和上官婉兒,那兩個騷~蹄子的滋味兒如何?”
以是,這纔來詔崔英來問對。
崔耕實在內心邊,對這幕後黑手,已經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了武三思。頭一次,他讓部下刺殺李顯,第二次,他讓部下刺殺二張。兩邊相互猜忌,鬥個不死不休。
一場惡戰之下,張不幸身故,刺客們一個冇逃脫,要麼被殺,要麼咬破了嘴裡的毒囊,他殺身亡。
不過,第一次太子遇刺案,很能夠是有人讒諂張昌宗。第二次,更毫不成能是二張兄弟所為誰都看得出來,武則天現在死了,他們必然得被武李兩家結合絞殺,給武則天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