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帆戰艦_第一章 黨爭伐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為了擺脫鄭彩鄭聯兄弟的節製,同時也為了加強本身的氣力。1647年2月魯監國藉著親征的名義,分開廈門,去到長垣誓師,號令各地紳民叛逆。一時候福建浙江紛繁呼應,義兵飆發。

李成棟在1647年正月十九日由三水進至高超,留守肇慶的明兩廣總督朱治澗不戰而逃。

鄭勝利在誓師起兵後,中原大地的局勢又產生了竄改。

大明內部相互火併,兵戎相見時。

在西南,1647年正月,清軍攻入四川,大西軍的張獻忠被清軍射死。

十仲春十四日(公元1647年1月),清軍前鋒以帕包頭,假裝成明朝軍隊,出其不料地攻入廣州。

蘇觀生急令封閉城門,調兵作戰。但是,精兵都派往肇慶方麵去對於永曆朝廷,一時調不返來。廣州重鎮就如許糊裡胡塗地被清軍占據。

鄭彩當初驅逐魯監國不過是想把持他於股掌之上,藉機舉高本身的身份,好安定從鄭芝龍手上接過的權勢。

十一月初八日,朱聿鐭在廣州即位的動靜傳到梧州,朱由榔和廷臣丁魁楚等人大吃一驚。

李成棟即命部將羅成耀留鎮肇慶,本身領主力打擊梧州。梧州守將陳邦傅棄城而逃。二十九日,李成棟占據梧州。仲春間,明內閣首輔丁魁楚投降,被殺。

鄭彩是以被魯監國封建國公,鄭聯被封為定遠伯。

紹武帝及蘇觀生等皆自縊,紹武政權僅僅保持40天就毀滅了。

在清軍咄咄逼人的情勢下,大西軍餘部在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將軍的帶領下緩慢南撤,度太長江天險,進入貴州,占據貴陽,途中艾能奇在打擊東川時戰死。

廣州淪亡的動靜傳來,永曆朝廷又故伎重演,於1646年(順治三年)十仲春二十六日分開肇慶逃入廣西。達到梧州,仍恐不平安,又經平樂府逃到桂林。

廣東的叛逆,迫使李成棟回師救濟,永曆臨時獲得了喘氣。

此時隆武帝的弟弟唐王朱聿鐭在原鄭芝龍的部下林察庇護下達到了廣東。

華中,1647年仲春清朝派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由北京南下,徑取湖南,於1647年仲春占據長沙。而後,孔有德又派耿仲明部北上攻常德,尚可喜部西進取攸縣。到年底之時,除湘西部分土司外,湖南全境皆為清朝所得。

張家玉到廣東,親率農夫軍霸占東莞、新安,陳子壯約會花山農夫軍起兵於南海縣的九江村,陳邦彥彙合農夫軍首級餘龍起兵於高超。

為了清算民氣,在十一月十二日桂王朱由榔東返肇慶,十八日宣佈即天子位,改元永曆,史稱永曆帝。

豪格率領的清軍追至遵義,因為四川比年交戰,處所殘破荒涼,冇法處理糧餉供應,豪格帶領滿、漢軍經陝西撤回北京,留下王遵坦、李國英等願明朝降將在川北占有保寧一隅之地。

兵無戰心,冇本事保家衛國不說,還隻會禍害百姓。廈門百姓為之哀聲言道,悔恨鄭彩、鄭聯兩兄弟。

永曆政權見此,也調兵遣將,以廣東學道林佳鼎為兵部右侍郎總督軍務,夏四敷任監軍,會同從韶州調來的武靖伯李明忠帶領一萬多名流卒迎擊。

在蘇觀生的把持下,紹武政權一開端就冇有把抗清放在首位。相反,為了爭奪帝統,蘇觀生派陳際泰為督師,林察為總兵,變更軍隊向肇慶打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