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戲遊龍_第11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蕭禹方纔瞄好一處視野死角躲了出來,就聽那不知愁的秦風回聲道:“世子爺在哪?”

恰好是這個,又恰好是在這裡。

秦風挽了挽袖間衣衫,暴露一段如瓷白淨的手腕,風雅自如,笑容安然。

探穀這齣戲,從當年那幾近“趕儘撲滅”的風波裡儲存到現在,實屬不易,近些年來卻又少有人傳唱,不是因為低俗,反而是因為不低俗。

色令智昏的世子爺這才後知後覺,本身怕是被人算計了。

秦風此人,看著文雅,實際上嘴損人欠,誰跟他多說兩句,誰都得氣炸。

他是借聽戲這個名頭來正乙祠一探究竟的。

世子爺或許唱不全很多戲文,對不上所馳名伶,但是每段兒戲大抵講甚麼,他能說個門兒清。

偌大一個大宋皇朝,恰好要希冀一群孤兒寡母掛帥為將保護邊陲,怕是哪個心比天高的老爺們兒都不愛聽。更彆提,國仇家恨,巾幗豪傑,如許的故事在各個場合都顯得過分沉重。

李明遠當然曉得這話是客氣,他之前隻曉得秦風紅透都城,本日一見內裡人頭攢動,方纔還遇見了好幾個京中勳貴後輩來打號召,十有八/九都是衝著秦風而來。

實在這戲唱得蠻少。

但是李明遠對梨園行裡的這些事兒美滿是個棒棰――一竅不通,他聽得出來秦風的恭敬,卻完整冇認識到這是甚麼程度的虐待,隻搶先出場的其他伶人是為了吊場。

他一雙桃花眼中有著通俗而埋冇的神情,彷彿萬事不走心,卻又萬事在握。

人儘皆知,宋國公世子是個戲迷,都城裡那裡喧嘩的鑼鼓點兒一起,循著聲音準能找到蕭禹。

今上阿誰在宮裡,肅親王阿誰在王府裡,現在目睹的這一個,怕是昔年式微的平陽公主府裡傳出來的。

正乙祠戲樓門庭若市,樓下一座難求,金雞獨立都下不去腳,插針都找不到縫兒,黑壓壓裡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家世不敷高的連個凳子都冇有,眼巴巴地站在那,也不知湊的是哪門子熱烈。

李明遠渾身突然一震,懷中的美人兒方纔還端倪秀婉,現在卻感覺像是抱了個刺蝟在懷裡,有些紮手。

這類環境一向持續了十幾二十年,直到今上繼位後,纔好一點兒。

先帝在位時,感覺這類民風實在有感冒化,乾乾脆脆地禁了一波兒。

蕭禹悲天憫人悲春傷秋,秦風是看不見了。

李明遠驀地部下一沉,掐住了此人看似有力的臂膀,冇想到,如此一握之下,卻被等閒地閃了個空。

如此叫座兒的場麵,秦風早就看慣了,摺扇一展,掩著臉孔分外低調,順著無人問津的邊角繞上了二樓,李明遠早就等在了包廂雅座兒,身後站著四五個王府的小廝,大刀闊斧地擺氣度,卻不知如何的,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但是李明遠倒是聽過的。

但是好話向來都不嫌多。

蕭禹皺著眉頭,一臉擔憂,本來風采翩翩一身貴氣的國公世子,此時看上去,像個滿腹苦衷的老婦女。

李明遠出門兒隻帶小廝,本日帶來的這幾個小廝中有一個是最常跟他出門兒的阿誰,之前就見過秦風,此時一看世子爺那撥雲見月普通的神情,立即有眼色的拽著其他幾個避了出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