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煙傳_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閣陳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她的一顆心,教思念和淩煙閣裡的那些疑問同時絞纏懸蕩著,極不好受,再擔擱片時隻怕要爆裂了胸膛。

“杜兄呐,當年你說你太疲累,這一躲懶便是一十八載,現在連我都乏了……”李世民的聲音顫得短長,頓了好久方纔又開口:“七娘與錦唐,我尋了好久,始終未得他母子二人蹤跡,想來許是她哀思過分,不肯再回京,成心不教我尋著。不見也好,你那大郎與二郎,雖非你與七娘所出,畢竟是你族中子嗣,且承了你的爵位門楣,他們教我那孝子帶累……如果果然尋回了七娘,卻要我如何麵對。”

“阿延。”風靈喚他一聲,疾步疇昔。

風靈震驚之下,緩慢地算了算年代,她出世於高祖武德九年,倘若她的爺孃果然是賢人所稱的“杜兄”、“七娘”,那她分開長安時該有四歲,為何賢人隻說她阿母帶了兄長離京?

阿爹,阿爹,你隻是市坊中馴良有禮的儒商,老來得閒,在鄉間開蒙小童,授些課業罷了。我隻是率性胡為,世俗愛財的女商,求些浮財肆意度日罷了,僅此罷了。

到了宅子門前,正趕上廚間的兩名仆婦相攜出門去逛,那二仆婦見著風靈立時便掉頭往宅子裡跑,扯著嗓門歡天喜地地高呼:“娘子歸家了!娘子歸家了!”

窗板卸去,一道日光穿透出去,正暉映在萊國公的畫像上,於這暗淡中反射出一道白光。光芒過分刺目,風靈忙闔上眼,待雙目漸漸適應了這突如其來的亮光,方纔緩緩展開眼。

“杜兄對不住了……”李世民在暗淡內長長感喟:“過不了好久,待我去見你時,親向你賠罪。”

且疇前在坊間聽的傳言,都隻說萊私有三子,從未曾說有女兒。

捱到傍晚時分,李世民瞧著風靈坐立不安的模樣,隻當她為要出宮遊頑心焦,便也未幾留著她,命人去替她備車。

賢人丁中唸叨的“七娘”,那便是她阿母了?怨不得世人皆喚她一聲“七夫人”。

阿盛輕聲喚她,手裡的拂塵悄悄在她胳膊肘上頂了一下。風靈驀地回過神,頭一個動機便是要去尋拂耽延問個明白。他自小長在萊國公府裡,去歲纔去江南道見的阿爹阿母,他便是這統統疑問的結點。

萊國公的畫像鮮明揭示於她麵前,風靈不自發地打了個寒噤,攙扶著李世民的手跟著一緊。她極力睜大眼,辯白那畫像中的每一根線條,畫中人臉上的每一處細節,乃至是站立的身姿。

“去將窗板去了。”李世民向那守閣子的老內監命道,老內監忙去撤開窗板,好讓光芒照進閣子裡,教賢人見一見這位多年不見的故交。

“顧娘子?”

風靈一聽便明白,這位想必便是萊國公杜如晦了,他那二子原就在坊間傳聞過並非萊公親兒,不想竟是真的。那二人白白襲得爵位怎還不安生,偏與隱太子謀逆篡位,早早抄了府邸丟了性命。

這麼多年,阿爹阿母為何禁她入長安?又為何每年除夕命她遙向長安而拜?阿母說她在拜兩位於她有天大恩典的仇人……

本覺得他會伸脫手來接她,會伸開臂迎她,可他紋絲不動,如石柱佇在原地。

因這中秋佳節的原因,家中仆婢大多出去頑逛,連借居的韓拾郎也未在家中。聞聲出來迎她的,不過是那老管事。老管事乍一見她牽著馬立在門外,倒冇了主張,一麵接過她手裡的馬韁,一麵歡樂道:“歸家便好,歸家便好,也免教阿郎三天兩日單獨吃悶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