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煙傳_第六十九章 開窟典儀(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米氏抬腿進屋,嗓音高亮地笑道:“我還道成了顧坊之主便是個老成慎重的了,誰想進了被窩竟還是個孩子,還得人哄著起家。”

正辯論間,門外小婢叩門稟報:“娘子這邊可穩妥了?阿郎催著解纜。隔壁索府一大師子,纔剛浩浩大蕩地疇昔呢。”

米氏顧恤地拂了拂她姣好的麵龐,“開窟的事籌劃起來可不是頑的,連日來勞累了你,小臉都見尖兒了。其中情義,也不知延都尉體味得了幾分。”

風靈抬手將那支鹿形金簪扶了扶,向阿幺挑了挑眉毛,“那日幸虧冇將它棄了,本日如許的日子裡,指不定還能派上大用。”說罷也不睬阿幺惶恐的神采,自遲疑滿誌起來。

終是藕色的素麵小衫,繫了一條明豔的水紅色卷草紋銀泥襦裙,因天已微寒,外頭又加了件菱花半臂。在風靈絕然的推拒下,米氏才調休未將一領鬆綠色的帔帛纏上她的手臂。

敦煌城的百姓傾巢出城,自五更鼓以後便往千佛洞趕。更有些自甘州、瓜州遠道趕來的信徒,早幾日便在敦煌城內安設下,隻為玄月三十千佛洞前的一場嘉會。

米氏臉上的笑容一絲絲地抽了去,半是惶恐半是駭怪地盯著風靈的臉發怔。

果不其然,四更剛過,房門上一陣急叩。風靈隻當是康家的婢子來叫,朦昏黃朧中冇好氣地囔道:“催命也不見這般急的。回你家娘子,這便起家了。”

沙州守將替麾下陣亡將士開窟造佛,設壇供奉,本就是一樁前所未聞的奇事,偏趕上天竺求佛法一十七年返來的高僧,要親身主持這開窟的加持典禮,日子就定在玄月三十,藥師琉璃光如來佛誕這一日。沙州一帶信徒浩繁,傳開了去,頓時成了一場昌大的佛會。

一刻以後,五更鼓聲隆隆地響起,康宅門前的兩駕馬車一駕牛車,終究緩緩開動,康達智騎著馬在前頭不耐煩地催著,大著嗓門抱怨,“婦人家最是添亂,磨磨蹭蹭的,五夜都過了,一會兒城門堵塞成一團,看如何出城。”

雖說排等著出城的大小車馬已教風靈非常吃驚,畢竟天還未透亮,瞧大不清景象,但待她真到了千佛洞跟前時,天已全亮,鑽出馬車的頭一眼,便震住了她。

米氏同康達智的侍妾何氏,及兩名婢女坐在馬車內自顧著衝動鎮靜,渾不睬他在外頭生悶氣。風靈與阿幺在背麵一駕馬車內坐著,阿幺時不時憂愁地拿眼去瞥風靈髮髻邊的那支簪子。

風靈臉上浮起一片奇特的笑,“那簪子,提及來,打造得甚合我意。阿嫂嫌我髻上空乏,簪了它倒也不俗。”

“這太不成樣。”米氏不住地點頭,“那佛窟有你一半的出資,本日開窟,少不得你同都尉二人主持,你便要這般隨便素樸地站在他身邊麼?”

房門“嘎吱吱”地被翻開,阿幺在外間邊打了個哈欠開門歉然道:“米娘子包涵,大娘晨起向來心境不佳,過一時半刻,待她醒透了便好了。”

米氏對勁地拉著風靈原地轉了一轉,更加地得了趣兒,又一把將她按坐在妝鏡前,梳髻塗脂,插釵簪花。

風靈倉猝推開米氏的手,“阿嫂再往上加物件,風靈的脖頸但是要受不住了。”

各種機遇,開窟的典禮成績了這麼一場嘉會,然麵前攢動的人頭,兩邊看不到絕頂人海,倒是她始料不及的,縱是春上的浴佛節,也未曾這般熱烈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