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威趁著火光打量了一下,那人身著青衣,年紀與他相若,麵孔儒雅如同文士,實是想不到方纔的存亡循環竟是由此人建議的進犯。楊嵐倒是記得的,當初在天樞便是他的插手,使得她與李岩差一點命喪天都。
連海天暗叫不好,大聲號令各船分散,卻已來不及。其彆人還在迷惑駭怪,目睹劈麵烏漆墨黑的船上俄然火起,轟然一聲全數變成一艘艘火船,趁著火光,本來船上看著的人影,竟是紮好的草人。敵船輕巧,仗著滿帆,藉助西來風勢,又是相對而行,直直撞入無礙堡水寨艦隊當中,慌亂遁藏當中仍有船隻被撞角深深嵌入。火船上應是照顧有油脂之類的物事,一旦沾上便難以燃燒,火借風勢,轉眼之間便有十來艘船燃上大火,天生一片火海,船上軍兵紛繁跳海逃生。連海天見局勢已去,也得空管落水之人,從速號令未著火的船隻丟棄各種東西,敏捷繞開仗船撤離。又號令著火船隻迎向敵船阻住來路,也底子不管多少人還能遵循軍令。
秦天威正要發作,卻畢竟在楊嵐目視之下去了。沈青衣在後喊道:“蠢材兄莫走,小弟也與你有話要講……”楊嵐卻不再等他廢話,長槍一抖,“破軍槍法”攻了出去,槍鋒瞬息之間已覆蓋丈許周遭,敵手渾身關鍵儘在槍勢進犯之下。沈青衣得空再說,隻得凝神應對,雙掌一錯,招式似變而穩定,似穩定而變,在燈火閃動當中真假不定,恰是一起“貪狼鎮神”。
統統事情都在有條不紊地停止。即便曉得今晚必有戰事,李湛也冇有決計升帳。直到哨探來報,飛仙島蒙受敵軍圍攻,他才讓從人敲響升帳鼓,半柱香時候,統統將領、官員均已到齊,同時飛仙島傳來的求救訊息也已到來,李湛將環境略略一說,便交由薛炎安排戰事。
方纔船上的軍士唯恐弩箭誤傷楊嵐,又對她武功向有信心,一向未曾發射弩機,此時操縱之時,仇敵已經走遠了。楊嵐也不覺得忤,隻是號令眾軍儘力合圍,殺傷敵軍。心中也是感喟,畢竟是內力運轉不得,一些必須仰仗內力調息轉換方能使出的招式便遭到了限定,不然豈能容敵手安閒撤退。
連海天遠遠見著沈青衣從敵手船上脫身,忙批示船隻借了他過來。沈青衣搖點頭道:“敵手主將武功高強,實是行刺不得。我又去其他船上嘗試,敵手弩箭過分短長,雖殺了幾個不關緊急的,也無濟於事。”卻對疾雨普通的弩矢心不足悸。連海天自是不會寄但願於此,無礙堡與流光對壘多年,海戰少說也稀有百場,甚麼體例冇有效過。
到了天亮以後,流光軍大勝返航。盤點戰果,此役共擊沉敵船十三艘,殺敵七百,俘虜三百不足,破壞攻城東西無數,己方毀傷二百人不到。李湛接到楊嵐上報的軍書,升帳論功行賞。鹿衍、薛崇禮深切誘敵,引得敵手陣型狼藉,依約記了首功;楊嵐居中調劑,批示若定,火攻見效,此役方能大獲全勝,也記了首功;秦天威在戰中共同楊嵐,奮勇搶先,記了次功。餘人皆有封賞。李岩參戰較晚,也隻是記了個末功。蕭無忌正要上前爭論,卻被李岩禁止。世人都知此番東海戰事一起,必不能善罷甘休,李湛隻要公開起事一途可走。此番軍功固然封賞未幾,但來日如有龍飛於天之時,便能顯出現在軍功的舉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