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江湖錄_第三章 琴心聞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於九音卻笑道:“話是這個理,但我觀你言行,不似打動輕浮之人呐!”

於九音回身,將牆上掛著的一柄四尺長木劍取下,與“定海”一起置於二人麵前,道:“明白了麼?”

這一段故事李岩是聽過的,便道:“為主君儘忠不吝家身,當為俠義。”

李岩見於九音神采悲憫,想是想起了舊事之故,隻獲得:“那到底是有端方好還是冇有端方好。”

李岩道:“我見師叔敢不循端方,自行傳授弟子“負天絕雲”,便知師叔行事確切不依常理。”

於九音解釋道:“人間是需求端方的,冇有了端方束縛,統統事物將落空次序。水流自高而低乃是天道,以雪山不足之水補東海之不敷;而人道是無私的,越是富有的人越想通過剝奪彆人而使本身更加富有。若端方由聖明之人製定,由聖明之人保護,能夠不足補不敷,使得天道長存。端方是甚麼,每小我心中都有不一樣的答案。以武功凹凸為端方,則有恃強淩弱;以財產多寡為端方,則有以富欺貧;以權勢凹凸為端方,則有以上欺下。不一而足,長此以往,世風日下,小則大家自危,民生艱钜,大則民不聊生,天下動亂。也有以公道為端方,以道義為端方,以俠義為端方,恃之可蕩不平、揚正氣、君子心、匡天下!”

於九音道:“不錯,體為力之本,脈為氣之本。若為己身不能接受之力,其力愈大,傷己愈深;若為己脈不能接受之氣,其氣愈強,傷己愈深。人體力量愈強,己身負荷越大,內力愈強,經脈負荷越大。經脈為人體氣血之通路,竅穴為氣血之所駐,其擴大必有上限,不然體內空間全為經脈竅穴,那裡另有五臟六腑的容身之處呢?這也是多數妙手年青時內力精進迅猛,中年以後難有進境的原因,蓋因竅穴已無空間包容更多內力,經脈亦無有才氣承擔更多內力運轉之負荷。‘’

李岩道:“古俠客之風,可為俠義。”

李岩略一沉吟,道:“這麼說來,若欲晉升己身內力,便隻要辛苦修習一途,逐步強大本身內力,並常常極速搬運以熬煉筋脈強度,使之能夠適應本身內力增加之量,積少成多,集腋成裘,方算安定。但是經脈擴大有上限,其接受之力亦有上限,這麼說人的內力到了必然境地以後便不會再有進境了麼。”

李岩道:“請師叔指導!”

於九音道:“談笑一杯酒,殺人都會中,士為知己,血濺五步,可為俠義?”

張大通聽二越說越遠,更是悵惘。李岩聽到這裡也不明以是。

於九音卻道:“成仙飛昇如此冇法查證,固結金丹之人我也未曾見過,但煉氣之法殊途而同歸,固結金丹隻不過是內力日漸凝實的一個說法罷了。”

李岩聽於九音如是說,本就驚奇,此時更是啞口無言,隻能說“弟子不知”。

於九音卻道:“少年心性!我也信你能夠處理此事。我且問你,你感覺師叔是否離經叛道、枉顧端方之人?不必擔憂,儘管道來,我不怪你。”

李岩道:“弟子已有所悟。人之所行俠義與否,不能隻看行事之成果,也要看啟事及目標,有堂堂正正之由,有光風霽月之心,可稱俠義!為蕩儘不平,為懲惡揚善,殺人都會中,可為俠義;為一己私利,暴起而傷人,此不配為俠。”

接著又問:“荊軻刺秦,可稱俠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