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說道:“你年紀悄悄內功修為有如此境地,放眼江湖,年青一輩中已可獨步了吧?”李岩說道:“前輩過獎。流光城楊嵐與我同齡已妙參造化,先一步步入天賦之境;趙重霄的弟子沈青衣武功深不成測,又有智計,鄙人數度與他比武都落於下風;陳啟前輩的高徒嶽東方降龍掌威猛無匹,鄙人向來歎服;貴教嶽陽師兄‘五雷正法’五氣朝元,常妙真師姐‘琴心三疊’三花聚頂。這也隻是鄙人見過的一些妙手,定然另有很多未現身江湖,又或是鄙人孤陋寡聞無從得識。江湖間藏龍臥虎,鄙人雖小有成績,卻也不敢自誇。”他這幾句話倒是說得不卑不亢。
上麵都是“正一觀”下院的資產,天然有很多弟子巡查,兩道流星趕月般的身形一閃而過,隻能看到淡淡虛影,也不覺得意,都道又是哪些高輩分的神仙在較量輕功了,他們的職責本來就是防些小蟊賊,又那裡有甚麼不長眼的人趕來天下玄門宗門龍虎山來撒潑,連報也懶得報,持續巡山去了。
目睹張大通、韓琦還在切磋刀法,隨口與他們說了一通,畢竟本身於刀之一道貫穿未幾,也就起家外出走動。方走到院門,就聞聲有人嗬叱:“甚麼人!”身隨音至,恰是賣力夜間保衛的心湖。“道”、“心”、“通”、“靈”四代弟子,他應是嶽陽、常妙真師侄一輩,李岩還是熟諳的,當即說道:“夜間無事,我想外出逛逛,無妨事吧?”
那人見狀“咦”了一聲。不管李岩是仰仗身法躲閃,還是以本身內力硬撼,都不如如許來得震驚。以他對“負天絕雲”功法的瞭解,能生出如許的竄改除非已窺得天賦門徑才氣夠達到,以李岩的年紀能到如此境地,當真大出料想。
李岩前次在天一閣與常妙真神識相通、功法合流,天然是清楚行功線路的。“負天絕雲”修煉時較為特彆,乃是起於背心“靈台”,以後沿著督脈的“陶道”、“大椎”一起上行至頂門“百會”進入任脈,再沿著任脈一起向下,經過中下丹田淬鍊以後經“會陰”入督脈,經“尾閭”向上最後回到“靈台”,完成一次小週天。這是第一條“六合之橋”關卡,完成以後陽氣自升,循環不定,任督二脈沿線諸穴氣味充盈,再沿著與任督二脈訂交的穴道走向諸端莊、奇經,終究真氣會與“靈台”,此乃大周天。而“琴心三疊”則是從”會陰”起,向上連經下、中、上三處丹田,經“百會”入督脈,沿背脊一起向下至“會陰”完成一次小週天,陰氣自升,以後連通端莊、奇經的門路也是完整相反。
鬆針發至半途,李岩已看出對方並無歹意,即便他不接,也會至他麵前轉向。既然前輩高人想要摸索他的工夫,想來必成心圖,他也不客氣,直接利用了方纔貫穿的負陰抱陽、陰陽互為表裡的法門將之化解,小試牛刀竟然也圓轉快意。
這等功法一旦練成以後,意動而氣動,並不需求特地打坐搬運,也會保持循環不竭,使功力無時無刻不在保持精進。久而久之,真氣逆向運轉反成了不風俗之事。比如李岩當初在東洋練習攢簇五雷之法,運功當中碰到了重重困難,也不無此中的啟事。其成果便是,李岩的功力固然並無屬性之分,卻天然照顧陽勁,而常妙真的運功途徑決定了她的內功方向於陰勁。陽勁重於能力,卻易於被人卸力借力;陰勁能力小了些,卻強在無孔不入,也不易被人借力。這些皆由心法決定,卻並非是可今後天改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