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接著道:“弟兄們,劉某鄙人,這是趕鴨子上架,讓老周給捧到大當家的位子上了。但是現在既然我是大當家的,那麼我就得擔起這擔子來。顛末這幾天的研討,我揣摩了幾件事,趁著明天,恰好拿出來跟大夥都說說。”
不過劉協也反應了過來,梁山離汝南遠著呢,本身這幫人實在還是應當用本身的山頭定名纔對。
不過劉協既是穿越來的,天然曉得茶是如何回事。當他看到盜窟的庫房裡還存著一箱來自蜀中的茶葉時,當即就將飲茶的體例在全盜窟推行了開來。
最後,眾山賊隻感覺茶葉入口苦澀難嚥。但冇過兩天,品出茶香的山賊們便對這玩意熱中起來,幾近已經完整代替了酒的職位。
“天中?我們叫天中豪傑?天中軍?”劉協皺著眉頭想了個幾個名字,都感覺不好聽。
劉協詭異的望了董駿一眼,幽幽的道:“......空知英秋給了你多少錢?”
在於各寨的弟兄都逐步熟絡以後,大夥兒也都明白了,現在的盜窟裡,周當家身邊這個年青小夥子纔是真正的大當家。
“那就刪掉一個字,我們叫黃軍?”周倉道。
“我也跟你說好幾遍了,黃巾軍的名字都臭了大街了!”劉協冇好氣道,“外邊把黃巾軍都叫啥你莫非不曉得?頂著個‘黃巾賊’的名頭,你曉得有多少本來想入夥的人都會望而卻步嗎?”
“有了!”董駿還在揣摩這個複姓空知的究竟是何方崇高,董婉君卻靈機一動,“將‘替天行道’和‘聚義堂’組合起來,就叫做‘天義’,如何?”
“不是......哎,算了。”劉協有力的扶額,“一些看法還是要漸漸培養啊,現在能包管他們不搶貧苦人已經很不易了。”
“這座山......這座山冇名字。但是離我們不遠有一座山,應當是叫天中山。”周倉思考道,“如果我們硬算是天中山的話,也不為過。”
這時中間的董駿插嘴道:“姐夫,我們不是旌旗上寫‘替天行道’嗎?要不就叫天道眾?”
“糧山?”周倉一怔,旋即道,“大當家的,蒸完了這些粽子......山上可冇啥糧了。”
將茶作為飲料提高,昌隆於唐,當時有陸羽做《茶經》,始有“茶”字。但是唐之前的秦漢,已經有了將茶作為飲料的泛例,當然,這時候的茶還被叫做“荼”,其服從也更多為藥用和祭奠。
劉協來盜窟已經有幾天了,這些日子以來,都是周倉陪著劉協和婉君在各寨巡查,熟諳盜窟各處的環境,當然,前麵還跟著一個纏著婉君的董駿。花了好幾天的工夫,婉君總算把董駿自稱“俺”的口風給改過來,又給董駿好好梳洗打扮了一番,因而,本來的小鼻涕蟲,現在竟有了幾分翩翩少年的意義。
蒲月初五,豔陽高照。
與此同時,劉協也在內心對太史慈表達了一下歉意。但不管如何,天義兵的名字算是定了下來,再如何說,也比黃巾賊更招人待見。
人群中傳來一陣笑聲,氛圍也輕鬆了起來。
心念及此,劉協又問道:“那我們這座山叫甚麼名字?”
“我們有。”周倉道,“俺都跟您說好幾遍了,我們對外就統稱黃巾軍不就得了?”
米是新熟的淮南粳米,棗是皮薄肉甜的和田大棗,用的水都是甜美清冽的山泉水。幾口大鍋同時蒸出來將近一個千個粽子,世人吃的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