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遠趁著正衣冠的時候,也是偷偷看了一眼高坐龍椅上的燕帝,年已過中年,不過鬚髮已經烏黑,那日在打獵場,他也冇敢多看,隻是感覺燕帝嚴肅之餘,對於年青一輩也算馴良,不然李牧也不敢那般說話。
而一乾新科進士聽聞徐明遠要被授予監察禦史之職是,皆是一臉羨慕,不過見百官連番進言後,又是有些幸災樂禍地看著這一幕。
一百新科進士皆是入了太極殿,此時以徐明遠、白墨樓、文華三報酬首,站在大殿之上,神采各彆,皆是微微低著頭。
百官和眾進士也皆是看向了姚元之,姚元之年青之時好技藝,二十餘歲方昂揚讀書,貢獻挽郎的身份步入宦途,又考中下筆成章舉,並非以進士身份步入宦途,以是世人皆是想看看這位深受陛下信賴的中書令對此事又有何觀點。
能夠說三方之間的角力,都在燕帝的節製當中,或許埋冇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東西,但是隻要燕帝還在位一日,那這朝堂和天下就亂不了。
黃宗睿此言一出,百官也是群情紛繁,又是連續有幾人出列,諫言此授官不當。
在這朝堂之上,天然是冇有新科進士出言的資格,以是世人皆是冇有出聲。
徐明遠輕吐了一口氣,跟著合座黃紫公卿一齊跪了下去,行三拜九叩之理。大宛不興膜拜之禮,不過在如許首要的時候,一些禮節還是定的。
那刑部尚書何遠峰已是站了出來,朗聲道:“陛下,授一個新科狀元為監察禦史,大宛開科舉數百年,從未有過此例,怕是不當吧。”
不但是這些人感覺不當,就連徐明遠聽到燕帝授官以後,都感覺有些莫名。
燕帝這纔看著姚元之說道:“姚卿家,你感覺如何?”
至於北黎固然還是經常犯境,不過比起當年北邊諸道民氣惶惑,大家都想往南邊逃,現在兵馬強健的北軍已經足以威懾北黎來犯的部落不敢深切。
監察禦史固然隻是正八品下的品階,和弘文館校書郎同階,不過有著監察百官和巡查各地之職,權益極重,乃至連朝中高階的官員都有所顧忌。
但是不得不說燕帝確切算得上個賢明之君,二十幾年下來,將上一名天子留下來的爛攤子清算地潔淨利索,西進西域,強行翻開了隴右道,設立安西四鎮,確保大宛販子西行通暢無堵。
百官聽此,皆是看向了咱在眾新科進士最前麵的三人,眼中皆是有著獵奇和探聽之色,明顯是想曉得陛下會賜甚麼官給這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