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_第二十七章 關塞蕭條行路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話能夠有些繞口,但倒是究竟。

非隻如此,婁圭很早便已慎重;荀攸本就少言;戲忠倒是個毫無顧忌的,但他的第一反應倒是去思考田元皓話中之意;獨一一個偶爾能刺歸去的公孫珣此時被田豐拿捏住話柄也不好駁斥的……

因而乎,不平不撓的於毒在略微挫敗了一次袁紹的‘前鋒’後,當機立斷,領著眭固(白兔)、白饒這兩個南太行氣力僅次於他的盜匪頭子,堆積了六七千兵馬,領著各自盜窟中的婦孺,號稱數萬,馬上南下河內去了,也就是成了流賊。但這麼一來,南太行的諸多‘黑山殘部’倒是完整失了計算,再加上軍事勒迫之餘陳宮還同時以流言、內應、間諜相幫手,倒是終究搬動了南太行山的殘剩山賊,讓他們不得不在秋收之前,扶老攜幼,紛繁往北太行而去。

不過,最最首要的一點是,太行八陘中,四陘都在南太行,也就是上黨、河內交界處,兩陘在幽州腹心腸帶,目前計謀代價較小……真正能在河北大戰中起到決定性計謀感化的,一個是太原通平常山的井陘,一個是上黨通往魏郡的滏口陘(武關),以是這兩個處所,特彆是賣力聯絡公孫珣腹心之地的井陘,是不答應在這個時候出任何不對的。

“賊雖烏合之眾,卻有兩萬,且占有井陘天險,兄長籌辦集結多少人馬?”第二日的軍議上,公孫越較著活潑了很多,乃至於主動蹙眉發問。“秋收期近,若不征調輔兵的話,太原郡卒隻要三千可用,而若等雁門郡卒來援……”

不過,本日這堂中除了這些人,卻另有一個田豐並不熟諳的常林常伯槐,後者在河內初入幕府時就能生頂呂範,本日聞言也是當即豎目,搞得公孫珣暗叫一聲不好,但未及開口,便已經來不及了。

之以是不逆流而下走河內,主如果不想逼反張楊,這廝本身氣力有限,獲得了大半個河內後滿打滿算也不過一兩萬兵的氣力,可一旦見勢不妙直接倒向袁紹,反而不美。更首要的是兩千人也不敷以敏捷處理河內事端……但是,方纔出鼠雀穀,劈麵而來的公孫越便給自家兄長帶來了一個成心機的訊息——平常山去的井陘門路因為盜匪反叛,竟然被阻!

須曉得,統統太行八陘都並非是簡樸的狹小通道,他們橫穿全部太行山,短的幾十裡,長的數百裡,窄的處所隻要幾步寬,寬廣的處所卻足以立寨建城,乃至於囤積幾十萬人馬。而這此中,特彆又以井陘地形最為龐大,韓信背水一戰大破陳餘、李左車二十萬雄師便是在此處,後代娘子關也在此處。

“三千郡卒,兩千義從,充足了。”公孫珣打斷對剛正色而答。“昔日淮陰侯在井陘內背水一戰,萬餘新兵大破陳餘二十萬眾,本日我正籌辦仿效淮陰侯舊智,故伎重施,那以五千對兩萬算,兵還多了呢!”

“是何震驚,說來聽聽。”

“這是天然。”公孫珣收回笑意,側倚在榻上,顯得有些百無聊賴起來,倒是順手指向東麵太行山方向。“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我說的我的誌向是對的,憑甚麼?誰信?以是必定隻能用刀劍來做過一場。並且,我也早就曉得,本身掃蕩天下、彈壓豪強、解構世族的誌向實在是在逆時而行,必定艱钜,以是也曾一度躊躇,要不要就此罷了,取了天下,做個周文王,有何不好?或者乾脆隻是伊尹、周公也不錯吧?但未央宮前一番話說出來,心下反而開闊,再無猶疑。阿越還記得我在當日便收回那番《求賢令》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