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_第十八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對。”崔琰竭力做答。

蒯良一聲感喟:“若非早就曉得此番事理,鄙人方纔便已經拂袖而去了……隻是左將軍,天下哪有如你這般眼看著行在江中的船都快翻了還要搶財賄的?這不是趁火打劫!是大師俱在火中!”

“回稟陛下,本日也視!”劉備舉頭挺胸,其人的答覆顯得鏗鏘有力。“臣少年喪父,仰賴族中幾位叔父幫助方能往洛陽拜於盧師門下……同業數十人,臣家中最貧,年紀最小,出身也是最低!當時便隻要臣兄一人傾慕待臣,衣食車馬,幫助不斷,臣便也從當時便以兄事之!至於厥後汲引任用之恩,就更不必多說了!天下人儘皆知!此番恩典,換做臣以往遊俠姿勢,確該一死以報!”

“以是啊。”劉玄德也歎了口氣。“彆看現在我們手忙腳亂,目睹著便要局勢已去,實在我兄本意恐怕一定如此,他也是被益州三個月落袋,外加天子有後、遼西地動這些事給逼得,不得已決定提早蕩平天下。隻是其人如此上風,甫一決計一統,便將我們逼入絕境……是這個事理吧?”

畢竟,幾近統統人都曉得,到了現在的這個境地,必必要打一仗才行,可一旦兵戈,就隻能是劉玄德出將,劉景升出兵了!

蒯良細細思考,竟然緩緩點頭。

“方纔說的那些都是我們劉荊州所為。”蒯越竭力解釋。“以是他纔會憂愁,至於我們上麵的人,份屬敵國,燕公如何會為此些事連累到上麵?”

“既同是淪落人,左將軍無不成問。”崔琰從速應道。

“不錯……可即便是北麵那位欲赦鄙人,鄙人也不能容忍本身就這麼歸去的。”崔琰愈發苦澀。“讀了半輩子經學,退隱便是中郎將,成果被人說是百無一用……鄙人總得證明給天下人看看,鄙人非是無用之人吧?”

“那……”

蒯良不敢多留,便躬身告彆。

崔琰稍作思考,卻一時沉默。

“子柔兄何必欺我無知?”劉玄德愈發嘲笑。“我且問你,想當年劉景升單騎入襄陽,數十家宗賊被滅,他們的地盤、財賄、人丁儘數充公了嗎?你們襄陽附近世族分了多少?又拿出多少來安設北麵流民?至於說到流民,北麵流民無數,那些官宦人家聚眾自保且不提,隻說貧苦百姓,又有多少是被官府構造著屯田,多少是被你們這些本地人掠走自肥了呢?外人說南郡之地,乃是劉、蔡、蒯三分天下,這是假的嗎?”

“交州既降,荊南震驚,漢帝憂思不及,乃召江漢諸侯與公卿共論時勢。及會,皆不言也,獨左將軍領荊州牧劉備振臂而出,昂然請出南陽。漢帝慮其與太祖故舊,初不該。備乃昂然相對:‘兄即兄也,賊亦賊也!然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臣為高祖苗裔,自當北進中原,討賊興漢,血儘方休!’”——《新燕書》.卷二十七.世家第三

“然後是你們這些人。”劉備持續淺笑言道。“你們也想投降,卻又不敢投降,想要作戰,卻又不敢作戰……為甚麼?因為你們荊州,或者說南郡的世族,軟弱不堪,卻恰好最為北麵我那位兄長所討厭。”

崔琰一聲感喟,倒冇有否定。

“話很誠心,我也信他。”劉玄德還是言語安閒,彷彿是早有一番完整和全麵的思考。“但是呢,之前官渡死了那麼多人,我如何能夠轉頭?又或者說,正如足下一開端分開河北便再難回身普通,我既然出來自主基業,便也再難轉頭了。另有哪些南遷世族,也是一樣的事理。須奉告他們,不管是何原因,既然南來,便已經和北麵絕了相同,隻能隨我極力而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