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_第十二章 分明會得將軍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有些事情對他而言真不是一刀罷了的東西!

四郡國官員結合派出使者,不知如何回事,俄然就呈現在了陳倉,然後當眾請謁衛將軍公孫珣,並在大庭廣眾之下向衛將軍詳細稟報了涼州西部的亂象,說瞭然董卓亂後西域諸國實際離開節製的實際,以及西部鮮卑對西四郡的軍事騷擾,並直指現在涼州刺史部位於靠近三輔的漢陽郡冀縣,對西四郡而言形同虛設。

唯獨天下不幸人太多,並不差他一個,而漢室天子卻隻要他一人,公孫珣也不會是以便下不去手罷了。

父族、母族、妻族俱喪,唯二親人也棄他而去,宮中好像縲絏,所謂孤家寡人四字絕非虛妄之語。

而麵對著昔日故交兼敵手的咄咄逼人,這位號稱黃河九曲普通的人物,盤據涼州三郡已經快十年的老牌軍閥,擺佈難堪之下,最後竟然捧著三套印綬潸然淚下,情難自已。

如何說呢?

事情到了這一步,韓遂、馬騰是真到了死路,恰好又典範軍閥做派,不肯等閒投降,而除了硬著頭皮開會看清楚涼州民氣局勢外,他們彷彿也真的是無路可走了!

實在,過後數日內,麵對著公孫珣多次隔空命令,公卿們為了名正言順,更是為了穩定民氣,曾一再要求衛將軍進未央宮見一次天子、觀察一次尚書檯的,最好再主持召開一次正式大朝會,以此來作出和解的政治表態。但這些要求,全都被公孫珣以‘事至於此,不忍見天子’為來由給反對了……這個藉口,某種意義上來講實在並冇有扯謊。

七月尾、八月初,長安城內持續公佈了大量的人事任命與調劑:

“何言?”韓遂強行抖擻反問。

與此同時,衛尉公孫瓚因為董承之亂中的超卓表示,得以加後將軍,總領長安衛戍事、治安事、朝中法紀事,考慮到之前分州之策後本來職位特彆的司隸校尉一職就此消逝,鐘繇也出任禦史中丞,故公孫伯圭此時職責不問便知!

平心而論,這話實在是很有事理的,隻是此時說來未免有推辭任務的意義,特彆是此時天子的日子已經不好過到了極致。

更不消提,在現在紙張提高的環境下,有文明的官員們寫日記的越來越多,手劄也愈發頻繁,而此次的事情作為五六年來長安城中最大的一件突發流血事件,長安城內很多官吏都在本身的日記裡或送往好友、家人處的函件中,提及到了此事……拋開關於出首者的疑問、王允與王斌的二選1、公卿與衛將軍的對峙與讓步這些必定會因為態度而引發爭議的東西外,絕大部分人都將任務認定到了董承身上。

冇體例,誰讓這廝隻是個西涼兵頭子呢?並且還敗了。

而又等了三日,就在騎都尉趙雲引馬隊三千超出散關,進入武都郡的同時,韓平西的半子龐德龐令明則親身由冀縣解纜,帶著印綬引著百餘人去金城見本身嶽父去了!

隻能說生於此帝王家式微之時,還想如何呢?

因而,其人當即傳令,在天山地區設立車師郡,並將本來就在車師境內設立的戊己校尉一職增秩升格為平西將軍,專門羈繫西域諸國,保護本地治安,而車師郡將連同涼州西四郡一起,外加武威郡西部精華地區,合為一個新州,是為臧州!

如何說呢?

這類事情,攤到一個淺顯少年身上說不定早就崩潰了,而這位少年天子能夠在事發當日及時派出寺人發中旨救援(固然失利了),過後又忍痛送走自家兩位表兄,繼而在隨後的洗濯中一向保持某種沉默,也隻能說,真的如大師所言,其人確切聰明睿智,實在不凡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